清朝八旗制度是怎么样的 和珅身为大官也要向旗主行礼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八旗制度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准确的说清朝能够担任八旗旗主的一般都是努尔哈赤的后代或者舒尔哈齐(努尔哈赤胞弟)的后人,因为八旗是他们一手创立的。

  八旗制度其实就是源于女(满洲)人的狩猎组织,因为女人外出狩猎都不是单打斗,需要结伴成行,这样有利于围猎。但是这一伙围猎的人得需要一个人来领导,这个担任首领的人就叫牛录额,这个多人的集体即称为牛录。所以早期女人就是以牛录这样的单位围猎和打仗,而若干个牛录就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单位,他们以旗作为标志,满语中称为“固山”,汉语称为旗。

image.png

  努尔哈赤因为自己的祖、父被,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创立了一支部队,用黑旗作为标志,所以这时候的努尔哈赤只有一旗的兵力,然而就是这一旗的火种,就创建了后来战斗力爆炸的八旗军队。随着努尔哈赤西讨,实力不断壮大,治的人多了,就又设立了红旗军,而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而女人也崇尚,所以努尔哈赤就为了显示身份把红旗改为黄旗。

  再以后努尔哈赤于1599年收编了实力曾经很大的哈达部,收编的人数较多,不好编入两旗,就用又创立了白旗,白旗旗主一开始是哈达部的降将,后来降将被,白旗旗主就成了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这时候有黄黑白三旗。

image.png

  公元1609年,努尔哈赤与兄弟舒尔哈齐因为权利争夺发生争执,努尔哈赤一气之下就把自己弟弟舒尔哈齐关起来,导致舒尔哈齐之前管理的黑旗失去旗主。努尔哈赤就把黑旗一分为二,一半还是黑旗给了舒尔哈齐的阿敏,一半组成新的红色旗,旗主为努尔哈赤的次子代。阿敏的黑旗因为不好分辨颜色,就改成了蓝色。这样就形成了黄蓝白红四旗。并且每个旗有二十五个牛录组成,每个牛录300人。一旗共7500人。

  公元1615年,随着努尔哈赤打下的地方越来越多,原来的四旗已经不够用的了,很多旗牛录成倍增长,已经不是当初的二十五个牛录了。所以努尔哈赤再进行改编,又增加了四旗,也就是镶蓝旗、镶黄旗、镶红旗、镶白旗。这时候才正的形成了完整的八旗制度。八旗旗主分别为:正黄旗主和镶黄旗主努尔哈赤、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褚英之子)、正蓝旗主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镶蓝旗主阿敏(舒尔哈齐之子)。

image.png

  1616年,努尔哈赤荣登汗位,建立后金,封代、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人为四大贝勒。这时候的贝勒相当于亲王。八旗兵丁,战时打仗,平时为民。后来努尔哈赤时期又设立了蒙古旗,皇太极又设立了汉军八旗。

  八旗在清朝初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继承人的确立都需要八旗旗主左右。皇太极在位期间为了加强皇权,八旗旗主几经变迁。随着后来多尔衮病逝,顺治帝亲政,八旗旗主的归属才最终确立下来。

image.png

  上三旗:旗主为皇帝,分别是镶黄,正黄,正白。

  下五旗:

  正红:礼亲王世袭,代后裔。

  镶红:克勤郡王世袭,代长子岳托后裔。

  镶白:肃亲王世袭,皇太极长子豪格后裔。

  正蓝:豫亲王世袭,多铎后裔。

  镶蓝旗:郑亲王世袭,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的)后裔

  八旗旗主在清朝建国之初确实权利很大,都可以决定皇位的归属,就如皇太极继位时和福临继位时。但是后来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皇帝的努力,基本上旗主的权利被削弱殆尽。先是康熙皇帝建立了八旗都制度,都是从一品的。

image.png

  都负责整个旗的训练、器械和民政等工作,实际权力非常大。这些工作原本是八旗旗主王的工作,八旗都负责各个旗的实际工作以后,旗主王被逐步架空。并且康熙还把们分到下五旗里面当小旗主,进一步分化旗主的权力。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八旗议政王制度名存实亡。

  乾隆时候,更是废除了议政王制度。从此以后八旗旗主只有封建的宗法权,并没有军事和行政权力。像《雍正王朝》里面的各旗旗主对雍正逼宫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在礼节上,八旗旗主还是较重要的,像电视剧中和珅要给正红旗旗主行礼,那是必须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