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在历史上有什么功绩?他为曹魏做过什么贡献?

  荀攸的故事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荀攸是三国时期,曹手下的一名谋士,虽然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翻看历史,他却是曹的谋主。所谓谋主,就是主要的出谋划策的人物。荀攸也的确为曹出过非常多的精彩的谋划,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这些原本是他所做的事情,都以为背后主要谋划人另有其人。那么,荀攸在历史上,又有怎样的历史功绩呢?

  如果说起“斩颜良,诛文丑,古城又斩老蔡阳的头”这句话,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关羽所为,其实不尽然,文丑非关羽所,蔡阳为刘备所。如果改成“斩颜良,诛文丑,乌巢又斩淳于琼的头”,联系一人,便非曹军师荀攸莫属。是荀攸设谋,先后除此三人,使得袁绍军队兵败如山倒,直接导致大将张郃的倒戈,袁绍输掉了官渡之战。

  荀攸(157~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荀彧侄子,但荀彧大六岁。荀攸初投曹,曹非常高兴:“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三国志·魏书·荀攸传》)遂以荀攸为军师,深为倚重。其随曹驰骋天下二十余年,尤其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卓越功勋。曹上表汉献帝:“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于是封荀攸为陵树亭侯,后似荀攸为尚书令。

image.png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与袁绍两大军事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荀彧从上、军事上、理论上和思想上解决了能不能战胜袁绍的问题,而在具体战争的层面上,荀攸解决了如何战胜袁绍的问题。战争初期,袁绍先发制人,派大将军颜良进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准备前往救应。荀攸劝说曹:“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听从荀攸建议。

  袁绍听说曹军渡河,于是分派军队向西救应。曹率军加快速度进军白马,未到十余里。颜良大惊失色,仓促应战。曹派张辽、关羽为前部,关羽一矛刺中颜良,遂解白马之围。荀攸先后设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之计,曹军直捣袁军弱点,调开袁绍主力,减轻白马之围。曹军兵贵神速,又回兵白马。这样,白袁军由强转弱,曹军由弱转强。颜良没有提防,怎能相敌,所以“大惊”被。曹军掌握战争主动,先声夺人,折其锐气,开辟了决战的良好开端。

  斩颜良后,曹军再次沿河而西,引得袁军大队人追击。到了延津南,敌骑越来越多,步兵不可胜数。曹命令解鞍放马,辎重塞于路上。诸将认为应该退还保营。此时荀攸抒己见:“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曹目视荀攸而笑。此时,袁绍骑将文丑率五六千骑前后蜂拥而来,竞相争抢“战利品”,阵形大乱。于是,曹派徐晃率五百多骑,立即出击,大败袁绍,斩了文丑,动摇和震撼了袁绍军心,再次摧毁了袁军的有生力量。

  不久,袁绍运谷车数千乘到官渡。荀攸再次献计,让徐晃、史涣进击,大败袁军,尽烧其车上粮谷。曹与袁绍相拒数月,虽然多次斩将获胜,但众少粮尽,士卒疲劳。袁绍又派大将淳于琼等率五万人护送运粮,驻扎袁绍营寨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此时袁绍谋士许攸因贪财家人被收审,既怒又怕,来投奔曹,献策进攻淳于琼。在场的人都持怀疑态度,唯荀攸与贾诩力劝。

image.png

  于是,曹率步骑五千,乘夜进发,大破袁军。名将乐进斩了淳于琼,火烧屯粮之所乌巢。同时,进攻曹营的袁绍大将张郃听说淳于琼被,便投降曹军。当时,守营的曹大将曹洪怀疑不敢接受。荀攸说:“张郃计谋不被采纳,气愤而来,你为什么还要疑惑呢?”于是,曹洪接受了张郃的投降。至此,袁绍四员大将全被摆平。袁军的战斗力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溃不成军。袁绍及其长子袁谭等只得逃过黄河。

  后来,曹准备南下荆州,征讨刘表,荀攸又以敏锐的眼光指出:刘表“无四方志可知也”,所以须暂时放弃荆州,应乘袁谭、袁尚弟兄反目之际,扫平北方。“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于是,曹答应袁谭和亲要求,打败了袁尚。不久又斩了反叛的袁谭,从此平定了冀州,基本上一了北方。

  荀攸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经常以寥寥数语,奉献计策,表现出其足智多谋。在与袁军作战中如此,战争亦然。早在汉献帝建安四年,曹讨伐徐州吕布。吕布失败后坚持防守。曹无奈,准备率领疲惫将士撤军。荀攸分析形势:吕布有勇无谋,三战都败,已经没有锐气。三军以将为主,主将锐气衰竭,军无斗志。陈宫有智而来得迟,今吕布没有恢复士气,陈宫没有定谋,如果急攻,便可战胜吕布。

  于是,曹军决沂、泗河水灌城,终于擒吕布。其次,自幼丧父,聪慧内涵。荀攸七八岁时,其叔父荀衢曾经酒醉,误伤荀攸耳朵,后荀攸出入,游戏玩耍,常回避荀衢,不让其看见。荀衢后来知道此事,对其早慧感到惊奇。荀攸祖父广陵太守荀昙去世,故吏张权请求守荀昙墓地。当时,荀攸13岁,对荀衢说:“此人脸色不正常,可能是干了坏事!”荀衢醒悟,于是推问。果然,此人是逃犯。再次,遇事若无其事。何进执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多人。荀攸为黄门侍郎,时年33岁,后与议郎何颠等董卓,事泄入狱。

image.png

  何顾忧惧,而荀攸言语、饮食自若,后来,因董卓被诛而出狱。汉献帝建安三年,曹讨伐张绣。荀攸认为:张绣与刘表相互依仗,张绣以机动的军队,依赖刘表的粮。刘表若不能,张绣必然离开。不如暂缓进军,便可达到目的;如果急攻,刘表必然相救。曹没采纳此计。不久,刘表果然出兵救应张绣。曹军失利,果如荀攸所言。后来,曹改变战略,获得成功。

  荀攸的个性特征与谋士贾诩、程昱和郭嘉明显不同。曹屡次询问贾诩并采纳其计。贾诩遇到曹方案不妥时,勇于劝谏。程昱个性刚戾,胆子更大,在遇到与曹意见相异时,敢于据理力争,常被曹所采纳。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每次献计均合曹想法,语言细致入微,口若悬河,其聪明才智溢于言表。而荀攸则是大智若愚,与世无争。在历次战争中,这一个性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

  荀攸德行与智谋,深为时人赞赏。曹评价为“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陈寿评价荀攸“算无遗策,经达权变”。裴松之说荀攸与贾诩相,“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夜光”是以美玉为材质的夜光杯(传说夜间发光)。裴松之说荀攸与贾诩如同夜光杯和蜡烛,虽光芒相似,但本质却截然不同,美玉与蜡有着天壤之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