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更向往田园生活,而不屑当官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为什么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我们在课本上肯定都学过陶渊明的诗。很多人不理解陶渊明为什么向往田园生活,不喜欢当官,他最后一次出仕实在彭泽当县令,但仅仅任职80多天后便离职了。古人一般都把出仕当做自己能够出人头地的一大途径,为什么陶渊明反而不屑于当官呢?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一生最高的成就便体现在田园诗上,而这些诗则寄托了陶渊明想表达的情感。

image.png

  根据史料记载,陶渊明先后出仕共计五次: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入伍,第四次为建威入伍,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可以说,早年间陶渊明有着深远的抱负,尤其是在398年的时候,他投身于桓玄幕府,那时他认为晋朝必败。

  没想到,结果不尽人意。不久,刘裕举北府兵,桓玄败逃江陵重整军力,遭西讨义军击败。桓玄试图入蜀,却被益州督护冯迁死,时年三十六岁。

  做彭泽县令则是他最后一次当官。公元402年的时候,桓玄派兵南下,攻下了京师,设立了包括丞相在内的很多官职。而彼时,陶渊明因其母亲去世在家服丧,而错失了这次机会。

image.png

  但是,他对桓玄在京师的官职是一直很是向往,他甚至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在京师的话,那么,肯定也能获得一个官职。三年后,陶渊明担任建威将军,东晋末年将领、镇北将军刘牢之之子的刘敬宣的入伍与桓玄有着密切关系,之后,刘敬宣更是为陶渊明搭起了一座桥梁。

  因与刘裕关系亲近,陶渊明大可以出任大官,但是,他仅当了八十多天小官就彻底归隐田园了。此后,刘裕建刘宋屡次请他出山任职都被拒绝,因为,此时曾经效力于桓玄这件事对于陶渊明而言就是一个定时。

  无论是晋朝的皇帝,还是刘宋王朝的皇室,他们都可以拿这件事来要挟他,这就相当于一臣曾侍过二主。陶渊明当然知道这很危险,所以,干脆不再当官,也不再站队,以此保自己一条命。这在场来说,算是一个明智之举了。

  其实,陶渊明做刘敬宣的入伍,已然拉近了他与刘豫的关系,而后,再远离旋涡,从而,保住了性命。因为,陶渊明之前是桓玄势力的一份子,为了剥离他的这一身份,所以,他需要妥处理自己与刘豫以及皇室的关系,如若不然,说错一句话就很可能人头落地。

image.png

  所以,陶渊明回归田野后写一些田园诗。

  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的才能跟其文学造诣都是让人骄傲的,更是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其实,他能够免于荼,还要感谢族中叔叔陶夔的庇佑。没有亲人的荫庇,也就是所谓的朝中无人,没人给他洗白的话,也就无法回乡过上一阵隐居宁静的生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