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执意要除掉樊哙,为什么樊哙最终没被处死?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樊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刘邦称帝后曾大肆诛开国功勋,韩信、彭越、英布等武将无一幸免,也许因为这些人都不是当初跟随刘邦沛县起兵的同乡挚友,他们一直都怀有二心。刘邦他们是为了稳定政权,这么解释的话,我们还能理解。

  可是当年刘邦平定英布后,竟然曾下令诛樊哙,要知道樊哙可是最早跟随刘邦起兵的,他随刘邦南征北战,战功卓著,对刘邦也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最主要的是,他与刘邦还是连襟,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就足以保证樊哙根本不会对刘邦以及大汉王朝产生任何威胁。可是即便如此,刘邦依旧想要除掉樊哙,这其中又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image.png

  当然了,樊哙最终并没有被刘邦处死,他是正常病逝的,但刘邦当年确实曾下过处死樊哙的命令,而命令的执行者就是陈平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后回到长安便旧伤发作,一了,自觉时无多的刘邦开始考虑皇位交接问题,他曾经想过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可是大臣们非常反对,再加上吕后得到他们的支持,已经有了非常稳固的地位及势力,连刘邦都不能轻易撼动。所以刘邦只能将“立刘如意为帝”的想法作罢,内心虽有些许遗憾或者不安,但为江山社稷的稳定也只能顺天应命了。

image.png

  然而上天并不想让病重的刘邦安安静静的离开,就在刘邦弥留之际,燕王卢绾也反叛了,卢绾与刘邦同出生,自好,卢绾的反叛令刘邦大为震惊也异常震怒。他怒不可遏的令樊哙领兵平叛,可是就在樊哙走后,便有人开始向刘邦进言,《史记》对此记载如下: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於吕氏,即上一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周勃)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大意就是说,樊哙是吕后的妹夫,是吕后,假如刘邦去世后,樊哙一定会借机与吕后串通诛戚姬以及赵王如意,刘邦听后大怒,便立即下令让陈平与周勃前往军中取代樊哙,并就地处决樊哙。

image.png

  可以说,向刘邦进言的那些人用心的是极其险恶而且也是煞费苦心,他们选择进言的时机非常精准。

  首先,那个时候与刘邦关系非常好的卢绾也反叛了,这就造成了刘邦对沛县功臣的不信任。其次,当时刘邦已经病重,一个垂死之人已经丧失了辨别伪的能力与决心,当他们在刘邦面前构陷樊哙的时候,刘邦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查明相,而是立即掉樊哙。因为他已经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查明樊哙是否清白了,他只能“宁可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垂死的刘邦在等待着陈平与周勃的消息,可是接受诛樊哙之命的陈平与周勃此刻却犹豫了。

  在离开长安后前往樊哙军中的路上,两人一致认为:樊哙不可,原因就是樊哙功高且是吕后的妹夫,如果了樊哙一定会得罪吕后,刘邦不就会驾崩。此时得罪吕后,那后两人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况且此时刘邦虽然身染重病,一时糊涂想要他,但如果刘邦能够病愈的话,他肯定会后悔掉樊哙,到那时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image.png

  所以,樊哙不能,但君命难违,不又该如何?这时候陈平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樊哙绑回长安,让皇帝自己决定如何处置他。就这样,两人到了军中后,周勃代替樊哙继续征讨卢绾,而陈平则绑着樊哙返回长安。史载:

  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而令绛侯勃代将,将兵定燕反县。

  可是,当他们返回长安后,刘邦已经驾崩了,陈平得知后,先行回到长安。在刘邦的灵堂前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吕后,以此来获得吕后的信任。而吕后也安慰了陈平一番,就这样“诛樊哙”一事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史载:

  平行闻高帝崩,平恐吕太后及吕嬃谗怒,乃驰传先去。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於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甚哀,因奏事丧前。吕太后哀之,曰:“君劳,出休矣。”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戏剧化了,说出来后大家别不信。

  刘邦驾崩后,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吕后大权揽,她大肆提拔吕家人,吕家因此声名显赫,而樊哙作为吕家女婿自然也恢复了原先的爵位与封邑,公元前189年,樊哙因病去世。

image.png

  樊哙的妻子叫吕嬃(xū),是吕后的妹妹,两人育有一子叫樊伉,除此之外,樊哙还有一庶子叫樊市人。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大臣诛吕氏一门,吕嬃与樊伉自然不能幸免,全部被诛。幸存的樊市人则继承了樊哙的爵位与封邑,为樊家延续香火。

  当年陈平,周勃没有掉樊哙,可是15年后,他们还是拿起屠刀砍向了樊哙的妻子与。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与不全在于利益的考量,帝王将相之间果是没有任何感情可言,有的只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可悲又可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