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刘邦都出身贫寒,为什么优秀的人才愿意辅佐他们?
对刘邦与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邦与刘备这两人同为汉室先贤,可是这二人的发家史较类似,那就是从乡野走卒,直到招揽无数英雄豪杰,为其卖命效力,最终建立的霸业。如刘邦所拥有的汉初三杰,以及刘备的关羽、诸葛亮等人,都是当时英勇之才,那么为何出身贫寒,能力一般的刘邦和刘备能建立政权,而这些有才之人却甘愿投奔辅佐于人呢?
其实讨论这个话题,要先和大家介绍,古时候门阀制度的诞生以及怎样的流程。古往今来中国讲究法制,友情并存的制度。可是每个王朝的兴衰建立,背后都有权利组织的纠葛,也就是俗称的门阀世家,东汉末年,袁绍、曹都是世家门阀的代表。这些大家族依附于王朝之上,不断的生根发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势力。
外戚于这些势力范围之内,又衍生出很多旁枝末节,不信大家可以看看,古时候有名的文臣武将,绝大部分还是出身富贵。或者先辈当过官有人脉基础。所以,就这些谋士武将就有家风熏陶的底蕴,他们不愿意甘冒风险白手起家,除非迫不得已,或者是野心极其膨胀,一般还是甘愿挑选良才,辅佐其成就大业,这样,有好处也有缺点,好处就是不用付出太多,只需根据现有的局势,所掌握的,帮助主公打赢胜仗,事成之后也能得到不错的封赏,而且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能保证家族的渊源流长,不会中间断档。
缺点就是,一辈子只能屈居他人檐下,始终是个二把手或者三把手,没什么发言权。可如果自己单干,和可以辅佐他人就不同,大家别以为刘邦、刘备本事低微,只是在乱世之中运气好才能建立大汉。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他俩可以看作是全能型人才。”如刘邦人缘就很好,能得到信陵君门客张耳,还有贵族张良的辅佐。刘备更不得了,出去卖个席子,就能将关羽、张飞这等绝世猛将。
那些文人谋士,大部分只在其特定领域有所擅长,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大学专业。可能让他们处理政务,或者是提供军事上面的意见没问题。但让他们筹全局,稳坐中军帐,确保每一个环节不会有纰漏,这就有点不大现实。或许有朋友会反驳我,诸葛亮在蜀汉后期,不就是筹全局吗?那他为何不取代的后主刘禅,自己当皇帝?其实诸葛亮全面筹帷幄,已经是在他职业生涯后期,也就是蜀汉多次北伐后,窝在四川成都一带。
而他加盟刘备初期,也只是个谋士,军事方面还是要倚仗关羽、张飞、黄忠等将领,诸葛亮虽是军师。可他上头还是有刘备管辖,到了后主刘禅时期,他早已经和蜀汉同根同源。即使是他敢冒大不讳的名头取代后主刘禅,那么蜀汉老臣是否会答应,这都是未知数!更何况,诸葛亮也是世家门阀出身,“躬耕南阳数十年”,诸葛三兄弟分部魏、蜀、吴三方势力。从各种方面,无论哪个国家荣辱兴衰,诸葛家族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诸葛亮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这点也和我前文提到门阀制度有所呼应。所以笔者认为,并不是刘备、刘邦这些出生底层的人士敢打敢拼。也不是时来运转,说几句话就能创下伟业。关键还是他们能够于把握人心,笼络各方势力,有特别出众的组织能力,那些历史中有名的文臣猛将,他们所掌握的技能还是太片面。要么只会打仗,为人处世不懂得变通婉转。要么就是智力超群,对于生产农业这方面有卓越的见解,可自身没有特的人格魅力,况且身后还有大家族的把持。这种种的因素,也着这些这些文人猛将的“单干”。
转而屈居乱世枭雄手下,甘愿当个副手,因为这样的风险实在是太低,无论成败与否,他们都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历史之中,还有种特殊的存在,名叫寒门谋士。如三国时期的贾诩就是这样。可像贾诩这样出身,光能运筹帷幄,这其实是没什么太大作用的,必须要能煽动当时的民众。无数雄兵将领征战天下。这些寒门谋士虽然背后没有大家族桎梏。可自身硬实力不够,说什么也是枉然。
所以古时候这些谋士将领,不是他们甘愿听候差遣,而是实力以及当时的局势所,让他们选择最稳妥的方法,况且,泱泱华夏历史中,像刘邦、刘备,这种从底层打上来的王又有几个?所以大家不要用小概率的事件,认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古人智商现代人丝毫不差,我们能想通的,他们肯定也能想到。所以权衡利弊之后才会挑选一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有机会有能力,这些“二把手”也会振臂一呼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