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巴对印度有什么改革措施?有什么历史影响?

  1556年2月14,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三代帝王阿克巴被宣布为王位继承人,时年13岁,由他的舅父代为摄政。他的舅父穆阿扎姆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不仅揽大权,而且想篡夺王位。阿克巴18岁时,他夺回大权,命令他的舅父到圣地麦加退隐。阿克巴终于自己力执政了。

  阿克巴摆脱左右羁绊后,便开始扩张领土的征讨,他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政策。对表示愿意归顺的地区,他仍让原来的头领管理土地,并对他的子孙以重任。1562年,阿克巴同愿意归顺的王公罗哈里·马尔的女儿结婚,并让他的妻弟担任要职。对不愿意归顺,拒绝投降的地区,阿克巴就用武力征服,并兼并他们的土地。1567年,阿克巴攻打梅瓦尔,用了4个月的时间攻下,了3万人,并把作为王国象征的大铜鼓和母神座上的大烛台拆下,当做自己的战利品。阿克巴用武力和怀柔的手段,15年的时间里一了北印度。他又用16年时间把版图扩大到遥远的西北地方。最后,他又用了3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的几个王国,从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莫卧儿王朝。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他对自己国家的内务进行改革整顿。他命令官员重新丈量土地,将帝国分为182个税区,严格分别等级征税;他还废除将战俘卖为奴隶的习俗;下令取消人头税、香客税(对朝圣的印度征服的税)、田赋附加税,遇到天灾人祸,则一律免交田赋;阿克巴一了全国度量衡,有力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image.png

  印度是个具有悠久传的国家,国内主要民族各有自己的信仰。印度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现在人们把印度称为“博物馆”。阿克巴信仰教,而印度长期流行的是印度教,因此印度教和教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为了协调印度教和教们的关系,阿克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宣布各教派平等,他选用印度教人士做高级官员,自己还娶了信奉印度教的贵族的女儿做妻子。阿克巴自己还在宫庭中采纳印度教惯例,每天清晨登阳台谒见臣民,参加印度教节庆,朝廷勤见时佩戴印度教标志等。印度教把牛当做圣牛,不许宰,阿克巴为此禁止宰牛、生。他还在宫中点上了长明灯等。

image.png

  阿克巴出于自己“宽容大度的个性”和自己“对思想的追求”,他还创立了一个没有上帝、没有先知、没有教务的“圣教”。这种的特点是提倡廉俭,其教义是要求信徒“弃绝世俗而求得救”。要求入教的人,可以直接见到阿克巴。将头巾放在阿克巴的手中,将头放在阿克巴的脚上,阿克巴将人扶起,向他祝福,给他戴上头巾,送他一幅自己的肖像,这人就算入教了。这个要求信徒忠于国君阿克巴。们把阿克巴当作上帝,相见时呼叫“——阿克巴”(意为“阿克巴即主”)。信徒还效忠皇帝献出自己的财产、生命、荣誉等。阿克巴的“圣教”既无庙宇,又不祈祷,只要求平时爱护动物,尽可能施舍、赈济或做好事。“圣教”也不强迫人信教。阿克巴的措施,缓和了当时的矛盾,使不同教派和平相处,莫卧儿帝国的治也因此得到了巩固。

  阿克巴做为国王,他尊重印度教,但对印度教的陈规陋习则加以禁止,反对寡妇殉身、婴、童婚、近亲结婚以及不许寡妇再嫁等。

  印度教寡妇殉身是个愚昧、残酷、野蛮的风俗:丈夫死了,妻子要跳入火堆为丈夫殉葬。这个风俗在印度流传很久了,到阿克巴的莫卧儿王朝已有1000多年了。阿克巴对此非常痛恨,他派督察专员到全国去巡察,当寡妇不是自愿殉葬时,督察专员就去保护她们。阿克巴还曾经亲自去解救过一位跳火殉葬的孟加拉总督的寡妇呢。

  据传说阿克巴是个文盲,但他每天都要听人给他朗读各种书籍,因此他也获得了较渊博的知识,能够和一些有学问的人讨论文学、哲学、等问题。他还画画,在宫庭中养了100多位画家,这些画家每月开三、四次绘画展览。阿克巴总是兴致勃勃地观赏,经常加以点评并给好作品赏赐。在阿克巴的宫庭里,还有各地的音乐家,他经常听印度、波斯、中亚、克什米尔等地的音乐,渐渐地他也能作曲,而且命人将印度梵文乐谱转译成波斯文,再用波斯文演唱。他要求他的官员互相学习,印度教官吏学习波斯文,教官吏学习印度文,到后来,他的官吏们有的同时能用波斯文和印度文赋词做诗,很好地促进了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交流。阿克巴当政时期,他于理财和用人,又尊重各民族不同的信仰,这样,印度国内的矛盾缓和,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1605年10月,阿克巴去世。他去世后,他的后代治印度的五十多年(1605—1657年)是莫卧儿帝国兴盛、封建经济发展的时期。阿克巴为莫卧儿帝国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是莫卧儿王朝功勋显赫的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