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华佗是怎样的人?是被曹的吗?
华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随着三国题材作品的火热而被人们熟知,小说中他是被曹死的,那么历史上的华佗的是死于曹之手吗?
曹为何华佗?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曹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曹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治疗有所好转。《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益繁忙,曹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做自己的侍医。但是华佗却不愿意。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那里去了。曹非常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曹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传说华佗被逮捕送到曹那里以后,曹仍旧请他治病。他给曹诊断了以后,对曹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以为华佗是要借机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将华佗害。
被关进牢狱以后,华佗知道曹不会放过他的,于是抑制住悲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医学着作—《青囊经》,希望把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这三卷着作整理好以后,华佗把它交给牢头,牢头不敢接受。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它掷在火盆里烧掉。牢头这时候才觉得可惜,慌忙去抢,只抢出一卷,据说这一卷是关于医治兽病的记载。华佗没有留下专门着作。这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大损失。
但是,华佗之死责任果全在曹吗?华佗的没有任何过失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节“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雄数终”,描写了华佗被曹害的情形。《三国演义》虽然是文学作品,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成分,但是,华佗因为要给曹“开颅医病”而被曹害确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很多史学家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华佗是这样一个人吗?
在中国古时候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末期,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地位不高。这种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众所周知,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东汉时期普通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只有被“举孝廉”,也就是因为品德高尚而被推荐进入官场。
沛国相陈珪和太尉黄琬都曾荐举华佗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华佗却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才气大,而不屑于去做他们举荐的那些低级文案工作,再者,华佗此时已经迷恋上医学,他不愿意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正如《三国志·方技传》中写道的那样“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
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前来请他看病的权贵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这些权贵的眼中,华佗即使医术再高明,也只是一个医生而已,在同他们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quot;为人性恶,难得意quot;。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