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为什么想推翻清廷?他的行动是怎样的?

  你知道洪秀全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中国自隋炀帝创造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为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了很多人才,无数学子通过科举走向仕途,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则成为很多读书人的梦想。科举制度成就了很多人,然而却有很多人深受其害,对它又爱又恨,因爱生恨。

  落榜书生的痛苦

  洪秀全就是对科举制度因爱生恨的典型例子之一。洪秀全于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祖上世代为农,洪秀全从小喜欢读书,励志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从1828年开始考科举,然而很不幸地落榜了,但是洪秀全并不气馁,又经历了三次科举考试,皆落榜,连秀才都考不上。四次科举考试花费了洪秀全17年的功夫,科举考试把洪秀全从一个油小生变成中年大叔了。

image.png

  17年的痛苦的科举经历让洪秀全彻底对科举考试失望,他一气之下决定自己不考科举,自己“开科取士”让人来考他的科举。可是他自己就是一个农民,农民有什么出路呢?有了,中国古时候不是有农民的例子吗?那就从农民开始,当不成清廷的官员,那就把它给推翻了,自己咸鱼翻身当王。

  反清前的准备

  农民出身的洪秀全深知农民阶级群体多,力量庞大。而且深受封建治阶级的剥削压迫的农民较容易鼓动。于是洪秀全就搞了一个来吸收,这个就是“拜上帝教”。还效仿西方布义《劝世良言》,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小册子作为拜上帝教的教义。当时连年的自然灾害,旱灾、蝗灾不绝,贫困交加的农民还得面临清沉重的赋税负担。

  这时候洪秀全带着他的“天国梦”这张大饼来了,他深谙农民的需求,农民无非最想要的就是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洪秀全告知他们,等推翻了大清王朝,土地会有的,要多少有多少。就这样聚集了很多农民军,从这点来看,虽然洪秀全读书不行,不过忽悠人的功夫却是一套一套的。

  扛起反清大旗

  金田与永安建制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洪秀全率领农民军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永安,并且在永安封王建制。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毫无疑问的一把手,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由于东王杨秀清精兵能力较为出众,洪秀全便赋予杨秀清节制其余四王的权力,杨秀清毫无疑问为太平天国二把手。

image.png

  此外,还封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王,据说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总共封了两千多个王,为中国历史上封王之最,着实荒唐。而农民却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当王的瘾。

  定都天京在永安养兵蓄锐了半年,于1852年突围北上,于1853年到达南京,并且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定都天京。随后进行北伐、、西征,通过几场战役,稳固太平天国政权。这时候的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高层趋沉迷享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了。首先从入南京开始,洪秀全开始坐上六十四人大轿,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南京城,农民何苦难为农民。而且太平天国治阶级极致享乐,吃饭的筷子是金子做的,穿的衣服是丝绸锦缎,洪秀全做的椅子也是黄金做的。所用之物皆金光闪闪。天王府、东王府皆是极致奢华,后宫也是非常的精彩。洪秀全就曾经三次选妃,有88位后妃。权钱色都有了,做农民做到洪秀全这份上,也是人生巅峰了。

image.png

  由此可见,洪秀全虽然致力于推翻清王朝,但是自己本身却跳不出封建思想的桎梏。洪秀全虽然是个“学渣”,但是毕竟是科举制度教育下的产物,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这也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纸醉金迷,暂时的胜利使他们忘记了自身的立场,忘记了他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大清王朝。所以说,太平天国最后落得个灰飞烟灭的结局,一点都不冤!

  天国遭受致命一击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很快治集团内部就爆发了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洪秀全忌惮手握重权并且甚嚣尘上的杨秀清,暗示韦昌辉“勤王”。北王韦昌辉得到暗示,带领三千精兵趁着夜色了杨秀清一家老小和杨秀清部属两万多人。石达开目睹这一惨状,斥责韦昌辉滥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动了心,洞察这一切的石达开连夜出逃,才保住了性命。

image.png

  而韦昌辉了杨秀清,权欲更是膨胀了,洪秀全忌讳韦昌辉,于是趁机处置了韦昌辉。旋即召回出走在外的石达开。石达开回来之后,洪秀全对石达开很是疑忌重重,心灰意冷的石达开带领十万精兵再次出逃,再也没回来。“天京事变”落幕,而太平天国也“朝中无人”可用,只剩洪秀全在苦苦挣扎。“天京事变”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灰飞烟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太平天国内乱之际,清廷集结重兵,并且联合外国势力(洋枪队等),最终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之下,风雨飘摇的天平天国走向了尽头。

  太平天国运动历经十四年,虽然最终走向了衰落。但是却是中国几千年来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给了清沉重的打击,同时,也证明了农民阶级虽然不能领导中国走向胜利,但是却让人见识到了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其历史作用还是不可磨灭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