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多次下江南呢 他到底寻找什么东西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贯被史家视作睿智有为的一代明君
。即便放眼整个中华历史,他也是数得着的不凡人物之一。但也有人说乾隆好大喜功,好面子,讲排场,和他康熙一样热衷于游山玩水,生活铺张浪费,奢侈无度。他上位之初,国库里有七千多万两白银,最后只剩二百万两。这一切,
似乎在隐隐告知后人,形象一贯高、大、上的乾隆帝确有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另一面。
乾隆这个皇帝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很是勤政,为了维护满清地主阶级的治兢兢业业,在他的治理下清朝达到了最大版图,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另一方面,他作为地主阶级的头子,没有摆脱阶级局限性,喜欢吃喝玩乐骄奢逸,喜欢和手下的官僚共治天下,为此纵容官场,甚至出现了和珅这种巨贪,乾隆朝晚期官场风气败坏,以至于引爆了全国范围的。
关于乾隆六次下江南,原因诸多,但其主要不外乎是以下的几个
1、乾隆皇帝性格好大喜功,自称“十全老人”,文治武功、治国方略等,均效仿其祖康熙。康熙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但康熙六次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其往返供仪,悉发内帑,还曾要求“预饬官吏,勿累闾阎”,较节俭。乾隆则不然,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游遍江南锦山秀水耗用了大量民脂民膏,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而语。
2、检查江南吏治,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国家的财税大部分来源于此,因此容易由于“山高皇帝远”而引起经济动荡,滋生出污吏,容易造成舞弊,多次下江南,检查地方官员,是否侵吞国库是动摇政权的根本。同时加强与江南地主士坤的关系,京城的供给大部分源自江南地区,鼓励他们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从而保证国库充盈,达到巩固江山的稳定,凡是经过的地方都会不同程度的减免赋税。
3、军队力量雄厚。既然南方是赋税重地,当然是需要一些军事力量上的到位了。所以乾隆下江南举行大阅兵。让江南看看大清朝的雄厚实力。一次次的南下,并且排场是一次一次大。资金耗费也很大。乾隆还回忆道:我一生当中没有犯什么错,唯有几次南下,太烧钱了,把好事办成坏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