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曹不死便无司说法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为何说曹不死便无司马,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反倒蜀国与魏国先灭亡。三国的曹刘孙三家打了那么久,最后竟然被司马家摘了桃子。想想就让人觉得荒谬。这一切都缘于一个人的死亡打破了曹魏宗室与世家大族平衡,使代表世族的司马氏不可抑制的发展壮大。这个人就是曹!的是曹不是便无司马?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首先曹何许人也?
曹(?—231年),本名秦,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养子。
幼年丧父,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参与黄巾,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
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帅之一。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曹为大将军,进封邵陵侯。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太和五年(231年),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庙庭。
他和曹不是亲父子胜似亲父子,虽然是养子但向来是曹魏宗室力量的代表之一。他资历高,功劳大而且对曹魏忠心耿耿。魏明帝对外征战主要依赖就是曹与司马懿。但是曹早死,而后期蜀国在在诸葛亮与姜维的领导下又北伐不断。
所以魏明帝不得不依司马懿抵御蜀国,从而使司马懿在军中的势力越来大。而魏明帝末期看到这个情况非常担心,不得不大力启用宗室曹爽与司马懿抗衡,死前任命曹爽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但是曹爽这个人一来缺乏军队的支持,二来智慧不上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以至于大败亏输丢掉了曹魏的江山社稷。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系列情况出现的转折点就是在于曹的早死,使得魏明帝用曹制衡司马懿的策略废掉了。
那么曹如果一直活着可以不可以制住司马懿这头猛虎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司马懿是如何在曹魏一步步登顶的。在曹和文帝曹丕时期,无论名头还是官职,司马懿都不显达。直到明帝曹睿继位,司马懿才渐渐崭露头角。当时司马懿任骠骑大将军,虽然职位不低,但是他上面还压着几座大山,如太傅钟繇,大司马曹休,大将军曹,以及位列三公的太尉华歆、司徒王朗、司空陈群等。
公元230年,司马懿平定新城太守孟达的叛乱,斩孟达立了大功。在加上之前的大将军曹升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也就逐级递升为大将军,开始位列三公之上。地位在其之上的便只有大司马曹和太傅钟繇了。同年四月,太傅钟繇病逝。第二年三月,大司马曹又病逝,司马懿正做到了天子底下第一人。
当然这才是刚刚开始,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是三朝元老,和他同一时期的将领和大臣也都相继去世。在加上在平叛和对蜀国诸葛亮的对阵中屡出奇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司马懿已经成为魏国之柱石。公元235年,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尉,期间三年不设大将军职位,司马懿几乎总揽了曹魏的所有军政大权。
从司马懿的成长路径我们可以看出来,正是因为魏明帝时期能够司马懿,司马氏没能揽大权。后来曹魏宗亲大臣接连病逝,司马懿才揽军政大权。当时能够压制司马懿的大臣中,大傅钟繇是文官在军中没有势力,在三国战争连绵的情况下,他一个人不能压制住司马懿在军中势力的壮大。
而曹休虽然也是名将,但是他伐吴被陆逊打得大败,心中过意不去才病死的。后面诸葛亮率军北伐,魏明帝不一定会把军队交给他。相反只有曹在魏国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与军中威望都能力压司马懿一头,他也抵御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曹的早早病死几乎已经宣告了曹魏的灭亡与的建立。
但是如果曹一直活下去也只可能护得住曹魏一时,而护不住曹魏一世。因为汉末变乱之后世家大族力量越来越强大。一代的开国主君或许还能威望,但二代的守成之主却只能依权术制衡了。
后面的皇帝但凡有所不屑,那么皇权就会岌岌可危。就算司马炎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加强宗室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傻司马衷。最后却没想到这些亲戚造了自家的反,这或许也就是世事难料吧。
你是如何看待曹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