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临死前留有八字言告诫崇祯 只可惜他当初没有听进去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忠贤告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1620年,明神宗、明光宗两位皇帝相继驾崩后,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朱由校是位不爱江山爱木匠的皇帝,他上任后,因为热衷于木工活,把朝中大权交给宦官魏忠贤代掌,此后,有着“九千岁”之称的魏忠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专权时代!
这七年,魏忠贤把大明王朝搞得乌烟瘴气,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木匠皇帝”朱由校驾崩后,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
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当中,明朝的崇祯皇帝可以称之为最倒霉的皇帝。尽管他上任后非常想有作为,想自强,想力换狂澜于大明江山既倒。因此,他勤政爱民,兢兢业业,执政后不贪图享乐,不近声色。每天殚精竭虑,想把江山治理好。然而,他最后还没有摆脱掉命运的诅咒,最后还是成了之君,自缢煤山。
崇祯皇帝继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的专权和恶势力。当时以魏忠贤为首的“派”组织耳目众多,在宫中肆意妄为,朝中大臣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崇祯皇帝要想铲除他们,不是一句话就能做的。聪明的崇祯皇帝想出一个好办法——借刀。他知道东林和魏忠贤的“派’不合。于是,崇祯皇帝便借东林来铲除宦官势力。
东林有了崇祯皇帝的支撑之后,很快的就搜集了一系列有关于魏忠贤的罪证,并且呈交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于是开始亮始,捉拿了以魏忠贤为首的“派”。
面对铁证如山,魏忠贤供认不讳。结果崇祯皇帝没有丝毫手软,处死了魏忠贤等人。魏忠贤临刑前对崇祯皇帝说了8个字:“重用东林必”。
其实,魏忠贤执掌朝政的时候,也并非没有一点功绩,他为了国防需要,对宁锦防线极为重视,每年数百万两的白银军饷他不扣一分,都如数发放给驻守在辽东的明朝军队,而且他还对江南地区的大地主们征收高额赋税,用来充实大明国库,有力的保证了袁崇焕军队的衣食无忧。时,他还对江南地区的大地主们征收高额赋税,用来充实大明国库,有力地保证了袁崇焕军队的衣食无忧。正是由于明朝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使得明军在辽东的战略态势始终没有处于下风,所以努尔哈赤终其一生也未能突破宁锦防线,更别说看见山海关了!
可惜的是,当时的崇祯皇帝还沉浸在自己妙计和战果中,为自己消灭了宦官势力而感到庆幸着,全然把祸国殃民的魏忠贤说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果然,魏忠贤死后,再也没有可以钳制东林人的势力了,结果使得他们一家大,权倾朝野。
其实,早在明熹宗时期就早已经看出来魏忠贤的危害了。之所以一直没有他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东林人,但是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并没有看到这一点。所以,在他刚继位之后就急着将魏忠贤处死。因此,才产生了东林人一家大的势力同时,也成了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的确,东林奉行的是嘴上功夫,他们说的做得好,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却拿不丝毫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崇祯皇帝最开始听从东林人的建议,废除了开矿收税等举措,结果立刻就陷入了财政的危机。于是他只好一次次向农民加赋税,裁撤各种机构。这样,等于把当年魏忠贤加在富商头上的赋税转嫁到贫苦农民头上,使得农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就这亲,崇祯皇帝在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压迫到了极限的农民走投无路之下,于是纷纷选择了。当李自成率领义军兵临北京城下时,崇祯皇帝这才想起魏忠贤当时说的那8个字,可惜已悔之晚矣。而这时,正值离“九千岁”
魏忠贤死后的第17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