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死后为什么挺三十几年不下葬 康熙不下葬的原因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庄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清圣祖康熙皇帝,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更是清朝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如此优秀的一位皇帝,若没有一个女人的帮助,他很难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这个人就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她是皇太极之妃、顺治皇帝生母,康熙皇帝祖母。
古时候男尊女卑,孝庄太后打破了这个定律,她着自己过人的手段,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孝庄太后一生历经三朝,辅佐培养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是大清杰出的女家。皇太极驾崩后,孝庄太后在叔侄之间努力协调,最终迫使睿亲王多尔衮让步,让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当福临因天花英年早逝,孝庄太后再次力挽狂澜,拥立8岁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登基后,尊祖母孝庄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为了康熙皇帝顺利成长,孝庄太后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孝庄太后一直严格按照圣君的标准来要求康熙,教育康熙一定要“宽裕慈仁,温良恭敬”。康熙皇帝也不负期望,在位61年间,励精图治,为大清盛世奠定了基础。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剧情,康熙皇帝举办千叟宴,他用三碗酒吐露心声。
康熙皇帝说:“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啊。”可见,孝庄太后在康熙皇帝心目中地位。
然而,孝庄太后遗言让康熙皇帝至死未能完成,让他内疚一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十二月二十五,孝庄太后去世,终年75岁。盛大葬礼结束后,康熙皇帝没有把孝庄太后下葬,而是“暂安奉殿”,这一暂安就是37年,直到雍正皇帝时才得以下葬。
不是康熙皇帝不想尽快将祖母入土为安,原因是祖母的遗言让他非常难办。孝庄太后的遗言是这样的,“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孝庄太后说得很清楚,首先,皇太极下葬已久,不适合再打开地宫;其次,皇太极的昭陵远在东北,我思念你们父子,希望能葬在遵化,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问题是,如果把孝庄太后葬在清东陵,那是僭越,因为昭陵和清东陵完全是两个体系。古人无重视礼制,这意味着孝庄太后根本不能葬入清东陵。
康熙皇帝生前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在清东陵墙外为祖母修了用于安放孝庄太后梓宫的建筑,“暂安奉殿”。康熙皇帝至死也未能解决,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思虑再三,决定在奉殿原址修建了陵墓,史称“昭西陵”。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