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寒食节是怎么来的?与春秋时期哪位帝王有关?
寒食节,中国传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清明节前一二。是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寒食节是汉族传节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历史溯源
远古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五、七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
春秋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介子推不愿受赏,携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雁门冬至后百五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典籍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后为冬至后一百五)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敕:寒食清明,四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敕:寒食清明,宜准元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