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候最早建造的寺庙是哪一座?白马寺还是白云寺?

  大家好,说起白马寺白云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大约在秦汉时期,传入到中国。在那以后,中国各地陆陆续续地修建了一些寺院

  那么,中国古时候最早建立的寺院是哪个?

  有人说是白马寺。

image.png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白马寺的修建,还有一段故事呢。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巡幸到洛阳时,居住在南宫里。当晚,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头顶放着白光的金人从西方而来,在殿庭里环绕飞行。第二天,汉明帝召集大臣开会时,将这个梦告诉给他们。博士傅毅告诉汉明帝,在西方的确有一种神仙,被称为佛,他们就是长这个样子。

  汉明帝马上就派遣了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人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经、佛法。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人于永平八年(公元65年)从中土出发,踏上征程。两年后,他们用一匹白马装载着佛经、佛像,满载而归。与他们一同归来的,还有两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

  这是中国最早的“西天取经”故事。

  汉明帝见到了佛经、佛像,非常高兴。他以隆重的礼节,亲自接见了两名印度高僧,并将他们安排暂住在鸿胪寺。鸿胪寺是古时候九寺之一,相当于后来的礼部。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西雍门外的三里御道北,修建一座寺院,作为两名印度高僧的住所,和存放佛经、佛像的地方。这座寺院取名为“白马寺”。“白马”两字来源于装载着佛经、佛像回来的那匹白马,“寺”来源于鸿胪寺。这意味着,白马寺的级别很高,与古时候九寺对等。

  两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直生活在白马寺,直至圆寂于此。期间,他们翻译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四十二章经》。多年以后,这部书籍出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里,着宝地图,被无数读者所熟知。

  摄摩腾、竺法兰相继圆寂后,又有不少印度高僧云游来到白马寺,参加翻译佛经。

image.png

  白马寺与武则天有一段故事。

  武则天掌权后,将身材魁梧、一表人才的薛怀义收纳在身边。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将薛怀义削发为僧,又任命为白马寺的主持。武则天下令大规模修建白马寺,规模和规格远超以前。

  后来,薛怀义因骄横跋扈失宠,被武则天派人掉。有一种说法称,武则天掉薛怀义后,将他的首送回白马寺,装在盒子里烧掉。

  白马寺虽然是名刹古寺,但在战乱岁月,依然没有逃脱被损毁的命运。不过,新的王朝建立后,总是会对白马寺进行重修、扩建。所以,如今白马寺保持有元朝、明朝、清朝时的建筑。21世纪初,印度、缅甸、泰国相继出资在白马寺建造佛殿,于是白马寺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被称为“天下第一寺”。

  由于白马寺名气很大,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专门提到了这座寺院。当时,段誉来到了洛阳白马寺,兴致勃勃地与方丈谈论了一阵《阿含经》。

  从公元68年至今,白马寺已有1900多年历史。可是,在安徽省合肥市,有一座白云寺,始建的历史白马寺还早。

  白云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紫蓬山,始建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只不过,由于白云寺规模和规格都不能和白马寺相,因而在历史上名气不大,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人们将“中国第一寺”的名称送给了白马寺,而非白云寺。

  白云寺最初的名字叫“青龙寺”。宋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游历安徽时,曾经到访过青龙寺。据说,苏轼在白云寺留下一方长一尺二寸、宽七寸的巨型砚台,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还专程来到白云寺寻找砚台,并将“青龙寺”改名为“白云寺”。不过,根据考证,乾隆皇帝六次到南方巡视,主要在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并没有去过安徽合肥。此事虚构的可能性很大。

image.png

  白云寺虽然没有众多名人光临,但所处的紫蓬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是当地老百姓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来自江苏丹徒的清朝诗人李恩绶,曾在紫蓬山下的周老圩教书多年,与白云寺里的僧人关系很好。他在一次游历紫蓬山后,写下诗句云:“前峰接后峰,一重复两重。云容含骤雨,秋意绘疏钟。怪石解扶客,好山纯是松。余行苦踯,安得一携筇。”

  山是好山,诗也是好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