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身为一代名 北宋灭亡后她去了哪里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师师下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代青楼歌姬,李师师在北宋末年非常有名。她的美貌与才情,再加上流落风尘的境遇,使其注定拥有更多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而以她的故事为背景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不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还对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晏几道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image.png

  在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李师师的戏份也是不少。她先是冒着风险,为梁山好汉招安的事情牵线搭桥,还加入到了与燕青之间的纠葛之中,这让剧情更加的跌宕起伏。她不仅是宋徽宗非常喜欢的红尘女子,还让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为之倾倒,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

  在《水浒传》中,李师师最后悄然离开了东京,与燕青无疾而终的情感令人叹惋。但是,在实的历史中,李师师是否确有其人呢?她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在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的众多诗词、杂记、野史中,对于李师师,都有相关的记载。都说她是北宋时期色艺双绝的名,由此可以证明历史中确实有这个人的存在。在元代的《李师师外传》中,对于她的生平经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除实历史,很多小说都以她为原型记载了关于她的诸多故事。

  如:在宋人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和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都提到了她。所以,李师师不仅是一个实的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中的一个著名女角色。

image.png

  李师师生于汴京,其父亲就是经营染坊的王寅,她的母亲在生下她没多久就去世了。在她四岁的时候,父亲因为给朝廷染布,没有如期交货而获罪,被抓了起来并死在了狱中。此后,无人照顾的李师师,成为了街头流浪的可怜人。后来,她被经营院的李蕴收养,改名为李师师。

  当时,李蕴对李师师非常看重,特意找来老师传授其琴棋书画、歌舞技艺。于是,在她长大后,不仅成了一个气质优雅、才情兼备、容貌不凡的大姑娘,还成为了北宋末年,艳压群芳、冠盖京华的名。之后,她芳名远扬,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公子王孙前来。

  在《青泥莲花记》中,对李师师也有所记载。称:李师师是东京城内的名,住在了金钱巷,无论是才艺还是样貌都非常出众,远近闻名。后来,宋徽宗亲政后,多次坐着轿子来到李师师的住处,借微服私访的机会与其会面。宋徽宗对李师师甚是迷恋,不仅将其接到皇宫,还将其册封为瀛国夫人、李明妃。

  不过,这样养尊处优的皇宫生活没过多久,在公元1125年的时候,宋徽宗把自己的皇位禅位给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赵桓。由此,李师师失去了她的皇帝山。

image.png

  后来,金兵大举进攻北宋,宋军兵力无力抵抗,被入侵者打得节节败退。最终,金兵的铁蹄将汴京攻破,徽宗与钦宗父子都被金人抓获,成为了俘虏,并被带到了北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至于北宋之后,李师师到底去了哪里,历史上的说法有很多。

  在《李师师外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说:金兵在攻破汴梁的时候,主帅挞懒早就对李师师的美貌和才情有所耳闻。所以,点名要把李师师找来,想要将其献给金太宗。为此,叛臣张邦昌为了讨好金人,便领着金兵到处寻找。最终,找到了李师师,将其抓回了军营。

  但是,李师师对金人的宁死不屈,不仅大骂张邦昌叛国求荣,更对金兵毫不畏惧。最后,她将自己头上的金簪拔下,自刺咽喉准备寻死,但却没有成功。于是,她把金簪折断后吞下,就这样,一代名香消玉殒。可见,李师师面对金人宁死不从的气节令人钦佩。

  不过,在宋人刘子《汴京记事》中,对于李师师的结局,却有着不同的版本。在他的诗中,说:李师师老年时期是在洞庭湖、湘水一带过活的。虽然,此时的她还能歌舞,但年老色衰,青春不再,面容也苍老和暗淡了很多。而每次回想起自己当年艳冠京城,与皇帝相伴的美好时光,她就不免伤神。

image.png

  此外,还有人在书中写到:李师师在南宋初期的时候,流落到了杭州地区,住在西湖葛岭,并一度重旧业为生。虽然,美色兼备的她依旧可以在众多权贵中周旋,但很多人认为她是红颜祸水,只跟她逢场作戏,不愿与其深交。后来,穷困潦倒的李师师嫁给了一个商人做妾,再后来,就淹死在了钱塘江中。

  根据以上的资料记载,很多学者认为:在汴京失陷后,李师师逃难到了浙江、湖湘一带的可能性很大。而最后,嫁给商人的说法也是较可信的。不过,毕竟李师师曾经是皇帝的女人,且皇帝与之间身份悬殊。所以,他们之间的传闻也是不绝于耳,甚至,有很多是臆测和讹传。

  以至于,李师师最终的命运,依然没有一个正的定论,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

  【《李师师外传》、《宋史通俗演义》、《青泥莲花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