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身边那么多能人谋士,为什么他唯将孔融给了?
曹进攻邺城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曹的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写信给曹,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当时,饥荒战乱,曹上表请禁酒,孔融多次写信给曹,认为不要禁酒,而且言词之中多为傲慢无礼。
孔融已经看到曹雄诡诈,已渐渐显露,愈发不能受,所以说话偏激,常常触犯了曹。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曹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更加害怕他。
然而,因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装着容,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又写信故意挑拨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对。
曹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虑的诬陷,曹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208年9月26)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曹身边那么多谋士,他都没有,唯把孔融了。从世人所知的情况看,孔融饱读诗书,才情横溢,为人刚正不阿,曹他,孔融自身也是有原因的。下面从几个角度来看孔融。
第一,好虚名而不切实际。孔融一生为名而活,《孔融传》就是围绕这样一条线索在写。先看他让梨,一个梨子,吃大一点、小一点,区别不大,他拿了一个小的,而且振振有词,所以宗族称奇,兄弟高兴,父母喜欢。一点儿小心机、小谦让,博得交口称赞,孔融从此尝到了甜头。
谦让是好事,但谦让的动机却需要思索,不能一天到晚都好虚的东西,哪里有名就往哪里去,一辈子追逐虚名。
第二,好谏诤而混淆视听。这是读书读得很多而又好名的人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孔融传》有“马磾之谏”、“复肉刑之谏”、“制禁酒之谏”等。马磾死后,朝廷准备追封他,孔融说了很多理由,如何如何不能封。
当时想把肉刑恢复起来,肉刑就是砍手、砍脚等,乱世用重典,恢复肉刑,可能有合理的地方,于是孔融又有一番建议反对恢复肉刑,言之凿凿,议论凯切,滴水不漏。
另有一事,尤其有趣。当时,年年战乱,粮食欠收,曹的粮食也困难,因酿酒要耗费大量粮食,曹因此下禁酒令,孔融却写了一篇讨伐的文章,说禁酒不好,喝酒有多少多少好处,历数历朝历代喝酒者如何建立丰功伟业等,简直是千古笑谈。
第三,好战争而志大才疏。孔融平生三战,从史料推算,他所辖大概有十几万人,结果在三次战争中都打完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