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孝成王最终选择向秦国求和,而不是和别的国家联手对抗呢?
对赵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长平之战经过三个月的拉锯战,赵军步步后撤至丹朱岭上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秦赵双方军队陷入僵持局面。而面对不利的战局,赵孝成王为何不向诸侯国求援,而是要单方面遣使向秦国求和呢?
当秦赵两军在长平之战中陷入僵持局面时,一个显著的问题便跃然浮出水面,那便是双方大军的粮食问题。在赵孝成王的最初判断中,长平战场距离秦国都城咸阳有500公里之远,而距离赵国都城邯郸却只有不到100公里。按照当时的运输能力和路况,远道而来的秦军是经不起长期对峙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每天堆积如山的粮食消耗,赵国却首先吃不消了。
秦国自从攻占了巴,蜀地区之后,便占据了天下的粮仓。况且秦国历来重视农业发展,是农耕大国,有着雄厚的粮食储备。而赵国人,却不农事,更于从事手工制造和商业,在和平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固然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战争时期农业的发达更能体现优势。
后勤与军事上的双重压力,让刚刚二十出头的赵孝成王异常烦恼。他找来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并且提出想亲自领兵与秦国决战。“军战不胜,寡人欲亲自领兵与秦一战,何如”?楼昌答曰:“不可,不如发特使与秦求和”。虞卿答曰:“楼昌所言以为不和,则军必破也。若如此,则主动在秦”。
虞卿认为在目前秦军占优势的条件下去谈,主动权是在秦国。况且秦军此番前来的目的,并非只是为攻取上郡,而是为了彻底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是不会和谈的。因此他建议应该派出使臣到魏国和楚国去求援。虽然秦军很强大,但对于三国的这种联合,还是很顾虑的。
作为一个成大事者,尤其是一国之君,要能沉得住气,尤其是用人要不疑,在这两个方面赵孝成王都有所缺失。他起用了廉颇,最后却又动摇,说明此时他对廉颇的信心已经不足。如果赵国向另外几个国家派出使节,实际上便能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这几个国家准备联手对抗秦国,这样秦国反而会惶惶不安。然而赵孝成王却最终选择了向秦国求和,这又是为何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长平之战开始时,年轻的赵孝成王年龄刚过二十岁。长平之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让这位年轻的君王,有点无法承受。亲政不满三年的他,缺少险中求胜的耐心和决心。此时的长平战场上,赵军已经丧失了上郡的全部土地。对于赵孝成王来说,赵国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义。尽快的从战争泥潭中脱身,便成了当务之急。
其次,还有一个客观因素。战国时期,交通状况很不容乐观。使者乘坐的双轮马车,即便在道路状况非常通顺的情况下,也只能达到每小时10公里。长途跋涉,为确保马匹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天也只能行进80公里。从赵国都城邯郸出发,到楚魏两国都城将近1000公里。一路上还需要翻山过江,绕道而行。
如果赵孝成王听从虞卿的建议,分别出使楚魏两国。光是耗在路上的时间,单程就需要半个月以上。再加上与两国谈判和交涉的过程,整个行程必定超过一个月。即便两国同意出兵援助,几十万援兵,从集结到抵到长平,最少还得一个多月。这样算下来,就得三个月的时间,这样漫长的等待,对于赵国的后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更何况,如果楚魏不愿出兵相助,那时再去与秦国和谈,必定对自己更加不利。而派使者直接去秦国求和,虽然也免不了旅途奔波,却能得到最直接的结果。如果秦国同意议和当然最好,战争自然不用再打下去。即便秦国不愿议和,自己再派使者去向楚魏求援,也还来得及。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赵孝成王做出了向秦国求和的决定。
相较于年轻的赵孝成王来说,年过六十,执掌秦国已达五十年的秦昭襄王的经验显然更加丰富。老谋深算的他立即用最高的礼仪接待了赵使,却久久不予和谈,致使和谈最终不了了之。他这种高超的“表演”彻底了麻痹了诸侯国,使赵国失去了所有的外援。(各国都有使节常驻秦国,大家认为秦赵已经和谈,都不愿此时出兵援赵,开罪秦国。)年轻的赵孝成王终于为自己率的决定付出了代价,也预示了长平战场上赵国将士的最终命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