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为什么会败给弱小的朱元璋呢?
陈友谅集团号称有六十万军队,而当时的朱元璋仅有20万人马。但鄱阳湖水战,朱元璋缔造了继赤壁之战后又一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较大规模的水战。那么,兵强马壮的陈友谅是怎么败给了军事实力远远不如自己的朱元璋的呢?
潘阳湖水战的战略性失误
陈友谅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潘阳湖水战的战略性失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之前是有过一次接触的。朱元璋眼观长远,他知道张士诚懂得经营,而陈友谅好大喜功,贪图一时之快。倘若朱元璋现行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会乘机偷袭。当前之计,只有先攻打陈友谅,以张士诚的性格绝对不会参战,于是乎便有了潘阳湖水战的前身。
第一次的交锋陈友谅被朱元璋诈降的官兵迷惑,以为自己可以里应外合一鼓作气,与张士诚共同消灭朱元璋。没想到自己在受到诈降之后北汽与张士诚的约定,贪功心切,直接扑向应天,结果就是初战打败,自己钻进了朱元璋早就设计好的局当中。
仅仅一年,陈友谅的土地被朱元璋侵吞。此时的张士诚坐不住了,开始攻打小明王。小明王的安丰作为应天的主要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务必要守住。朱元璋变派大军前往,支援安丰,抵御张士诚。此时的陈友谅迎来了一个天大的机会,应天空虚。但是陈友谅却放弃了攻打应天的想法,而是去攻打洪都。这一决策性的失误使得其满盘皆输。洪都的朱元璋部队死守城池八十多天,为主力军在安丰的胜利争取了时间。张士诚失败之后,朱元璋助理调头直扑陈友谅,并在鄱阳湖上展开了阵容浩大的海战。朱元璋重现三国赤壁火攻,大败陈友谅,并彻底消灭其势力!
一盘散沙的陈友谅部队
其实战略性的失误并不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作为一种外在的推动力,战略性的失误只会加速失败而不会决定失败。毕竟是三倍与敌人的军队,再怎么错过机会也不至于被全部歼灭,深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跟陈友谅的发家史有关。
陈友谅原本是一个渔夫,在元末大乱只是参加军。他的成名之路就等于一部血淋淋的弑主之路。先是投奔倪文俊,然后把他了,收编了自己最初的势力。后来又故技重施,了自己的老板徐寿辉,并收编其队伍。可以说,陈友谅失败的根本是整个队伍都是一只勉强接受领导的无灵魂的队伍,丝毫没有凝聚力。通常是稍作抵抗变作鸟兽散。陈友谅手下的好多将领都是屈求全,姑且屈服,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所以,陈友谅的失败是必然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