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汉匈河南之战,灌婴率军吓退匈奴右贤王

  众所周知,西汉王朝自建立起,便始终存在着严重的边患问题。在诸多边患中,以北方原的匈奴最为棘手。汉高祖刘邦自白登之围后,便奉行与匈奴和亲政策,此后的汉惠帝、汉高后、汉文帝和汉景帝亦都遵循此策。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由于匈奴的永无止境,屡屡侵犯西汉边境。在汉文帝刘恒治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爆发了河南之战。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河南并非现在的河南省,而是指河套以南之地,即史书中所说的“河南地”。

  在汉匈关系史上,河南之战无疑是一场重要战役。自汉高祖刘邦平城之战后,汉匈之间虽偶发冲突,但并无正面战争。而河南之战的爆发,则打破了汉匈表面的祥和。汉文帝刘恒为打赢河南之战,特意派遣丞相灌婴领八万汉军参战,史称“其发边吏车骑八万诣高奴,遣丞相灌婴将击右贤王”。

  需要指出的是,灌婴是西汉开国功臣,曾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可谓久经沙场,是当时的四朝元老。因此,汉文帝令灌婴军作战,无疑表明其对此次战役的重视。

  那么,匈奴有多少军队呢?主帅又是谁呢?根据《汉书·匈奴列传》所载:

  其三年夏,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为寇。

  由此可见,匈奴在河南之战中的帅是右贤王。关于右贤王领的匈奴军队数量,史书并无记载。但据武国卿先生在《中国战争史·三》中考证,其兵力数量不会少于五万。

  因此,单以兵力对来看,汉匈双方在河南之战中可谓是势均力敌。然而,有趣的是,匈奴右贤王当得知自己的对手是率八万汉军的灌婴时,竟不战而退,撤到了塞外,史称“右贤王走出塞”。

image.png

  灌婴此时本可趁势追击,但由于西汉王朝内部发生了济北王刘兴居的叛乱。于是,汉文帝便令灌婴撤军。至此,这场所谓的河南之战就此结束。

  由上可知,汉文帝时期的河南之战,双方虽然都派有重兵参战,但并未正爆发。匈奴右贤王在得知骁勇战的灌婴为汉军帅后,实际上已经被吓退。对于汉朝而言,此战虽并无实质成果,但它预示着对匈政策已经发生些许转变,不再是以往的那种一味妥协!因此,对于汉匈关系而言,河南之战实际是双方战和的分水岭。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