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孙权赢了,为什么还率先向刘备求和?不清楚的网友们可以和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大战役”。对于这三大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对当时诸侯的力量对和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乃至于转折性质的影响。如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就夷陵之战,则为之后的蜀吴再次联盟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夷陵之战后,明明是孙权一方获得了胜利,为什么还要率先向刘备求和吗?不是应该败者向胜者求和吗?

  一

  首先,在中国古时候历史上,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失败的一方向胜利的一方求和,但是,也不乏胜者主动求和的情况。如对于宋朝这个朝代,在与辽国、西夏、金国的交战中也取得过多次胜利,但是宋朝却主动派遣使臣求和,甚至纳贡赔钱。回到今天要说的夷陵之战,虽然陆逊火烧了刘备的大军,但是,此战过后,蜀汉依然还有一战之力。《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自猇亭还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

  二

  由此,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正在聚拢散落的士兵,收拾战船,有望和东吴再次展开战斗。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刘备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虽然多次失败,好多次甚至丢盔弃甲,如若丧家之。但是,刘备每一次都能站起来,最终占据荆州和益州,和孙权、曹三足鼎立。与此同时,当时的蜀汉文有诸葛亮,武有赵云、魏延等,这对于东吴来说依然是不小地威慑。而这,成为孙权主动求和的重要基础。

  三

  同时,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陆逊来说,虽然大破刘备的大军,不过己方也受到了不小地的损失。更为关键的是,在东吴的后方,曹丕正在虎视眈眈。虽然联合关羽上,魏国和东吴迎来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在关羽被后,曹丕希望东吴称臣,并且要孙权派自己的去魏国当人质。由此,因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曹魏和东吴已经处在了战争的边缘上了。三国时期,曹魏开国之君魏文帝曹丕曾于任内的222-223年、224年和225年三次进攻东吴。

  四

  最后,夷陵之战后,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三国三国,之所以有意思就在于,是三方博弈,而不是简单的敌我双方博弈。既然是三方博弈,那么当其中一方较强势,击败了一方,另外一方就会有所动作。所以,孙权主动向刘备、诸葛亮求和,也是希望可以联合蜀汉对抗势力更为强大的魏国,以此保持三国的平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