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屯田制度 三国中为什么只有曹魏那么强大
还不知道:魏蜀吴屯田制度的网友们,
引言
屯田是中国古时候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的特殊生产形式,与传的自耕农经济形式相,屯田基本上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具有集中生产的特点。
屯田往往是出于当时的需要而开办的,特别是在战乱年代或者是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屯田会成为历代王朝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为屯田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由此看来,在战争时期,屯田不失为一种寓兵于农,加强军事物资能力的举措!
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人口减少严重,田地荒芜,粮食奇缺。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如何打败敌人,而是要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稳定好秩序。为了维持生存以及扩充经济军事实力,各地军阀诸侯纷纷采取屯田制度以提升粮食生产。
魏蜀吴屯田的原因
公元192年,谋士毛玠向曹进言“奉天子以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人如王朗、华歆等谋臣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加强农业生产能力。
历史的成功经验以及现实的逼迫,迫使曹抓紧时间推行屯田制。建安元年,曹迎汉献帝到许昌后,颁布了《置屯田令》。此后,屯田作为发展农业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曹魏政权实施屯田的时间最早,是因为中原地区受战乱波及的范围较大,土地面积虽大但是耕种的土地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军粮物资的,了曹魏集团的发展。
曹魏继承了汉代屯田的传,而孙吴所处的江东却仍然处于农业经济尚未开发的状态。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工具,孙吴政权也开始借此屯田。
《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云: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由此可以看出,孙吴政权屯田的目的在于开发江南地区,传的经济区域不能满足孙吴的扩张需要,因此将其占领的南越土地变为自身农业生产用地的需要便极为迫切。
蜀汉政权屯田最晚,是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形式。蜀汉未经战乱,流民较少,土地大多数集中在地主的手中,使其难以进行有效的屯田模式。况且蜀汉政权的财政收入来源广泛,首先是盐铁之利,收入甚多,再则蜀锦畅销,利入颇丰,所以在前期的发展中没有屯田的必要。
刘备白帝托孤后,诸葛亮展开连续的北伐,由于前线军队缺粮,了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蜀军粮食便成为了一个摆在明面上的问题。蜀汉政权并非是粮食生产能力不足,而是由于蜀汉地形崎岖,从内地运粮到前线耗费太大,十不存一。建安十年,诸葛亮下令在黄沙屯田,并建造木牛流马,训练军队,把军粮运到斜谷口,以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
魏蜀吴屯田的类型及地理位置
纵观中国历代屯田史,屯田基本分为民屯以及军屯,明清时期有小范围的商屯。军屯是为了支持军事斗争而产生的,同时军屯兵农结合的优点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魏蜀吴三国屯田的位置多选择在区,既方便作战,有利于巩固治。民屯一般在土地荒芜或者废弃的农业生产区,这样有利于安定流民,稳定秩序。
三国中魏国屯田较早,规模较大,魏国屯田之初为民屯,公元196年募民屯田于许都,得谷物百万石。据考证,仅淮河流域曹魏政权便有颍川屯区、襄城屯区、濮阳屯区等八个屯区,随后曹魏军事实力的增长,魏国不断扩大屯田区域。
魏国民屯的范围大概以许都、洛阳为中心,集中在河南省的中部以北、河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以及山西省的南部,这些地方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非常有利于耕种。军屯大概在与孙吴接壤的两淮地区、与蜀汉相连的陕西省西部,在这些地方开展军屯方便及时的前线的军需粮。
东吴屯田也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主要分布在与曹魏的交战区附近,魏吴在此长期交战,中间留下了宽达数百里的空地带,其位置大致在现在的江淮流域。此外,孙权时期征讨山越人,也将其中的精锐者留下作为屯田的人力来源。但是,由于当时的江南地区欠开发,孙吴的屯田很少在江南腹地推广。
蜀汉的屯田主要为军屯,并且军屯的位置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民屯是否存在有待考证。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曾先后在黄沙、五丈原所在北边的兰坑等地屯田,但只是为了配合战时的粮,没有长期进行,后来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北伐,在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屯田种麦军队。
魏蜀吴屯田的组织形式
曹魏的屯田有着一套组织严密的管理机构,军屯基层组织者为度支中郎将或者度支都尉,东吴的基层屯田单位为“屯”,屯以上由将领管控,将领集部队军事长官、地方管理以及屯田的管理者于一体,带有着浓厚的个人性质。
蜀汉的军屯并无明确的管理机构,军屯时间很短,地域较小。军屯的管理者似乎是临时设立的,并无明确的职位,史料上仅仅显示杨敏担任过督农官,负责军粮,而张裔担任司金中郎将,负责打造农具和兵器。
在民屯方面,曹魏按照地域的大小设置一系列的农官为主管,归典农系管辖,基层管理者典农校尉管理屯田农民,郡县管理自耕农,互不干预。东吴的农屯组织机构大致与一样,不过东吴的屯田管理者往往不是与县级机构一同设置,而是兼任。
魏蜀吴屯田的成果
三国屯田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实力,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军国经济模式但是由于各国开展的时间、地理位置以及管理的差异,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曹魏的屯田在战前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的平原,因此经济恢复较快,效果最显著,从历史文献中便可看出。
《三国志》卷十六 《任峻传》云:
“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魏屯田提倡精耕细作,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的休养生息,与此同时,还增强了军队的粮食供给,扩大了兵源人口,在其剪灭群雄,三分天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史称曹魏“风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孙吴的屯田促进了国力的增强,有效的维护了其世袭领兵制,保证了孙吴军政机制的有效运转,但是屯田规模不大且后期一直在减少,削弱了东吴的实力,成为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如此,东吴的屯田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对于各民族间的融合,经济重心的南移有着巨大的作用。
蜀汉屯田主要在诸葛亮北伐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北伐军的军粮运输压力,但是其北伐的军粮还是主要依成都平原的供给,运输代价巨大,屯田的效果不是那么显著。因此屯田之于蜀汉,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用以化解北伐军粮转运问题,但由于地理、内政、强敌三面掣肘,卒至覆亡。
由于粮的掣肘,诸葛亮在与曹魏交战的时候,司马懿推算:“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准确的洞悉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使得诸葛亮的蜀军陷于被动的局面。
通过魏蜀吴屯田的对,我们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屯田卓有成效的原因
曹魏位于中原之地,虽久经战乱但经济基础尚存,气候适宜、灌溉方便,虽然人口减少,但只要以恰当之举措将人口组织起来,经济定会恢复起来,而屯田就是早期回复生产的不二法门。总之,曹魏本身在屯田方面就有地理人口等优势,并且曹魏治集团重视屯田的重要意义,因此三国鼎立的过程中,魏国才始终是最强的,纷繁乱世中,最后具有优势的不是“兴复汉室”的蜀汉,而是懂得“广积粮”的曹魏。
但是后世对于屯田这一经济模式的作用,不应过分的夸大
屯田有其落后性,虽然通过屯田,封建能够把大量荒芜的土地开垦成农田,但采取强制的手段将劳动者编组进行劳作,派官员监督生产,对劳动者的监督普通自耕农还要严厉,极大地打击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官府为了应对战时经济的庞大消耗,对于屯田劳动者的剥削相当严重,将他们一般以上的收成充公,使得其生活相当悲惨。屯田兵民们不仅需要缴纳赋税,还要负担各种劳役,随着时间的推移赋税不断加重,农民逃亡,屯田制度到最后越来越来维持。
观点
个人理解,屯田制度虽然是战乱背景下治者修养生息,扩充实力的重要手段,但却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面临危机情况下的应急方法,不能长久。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屯田制度对于劳动者的管理必将与地方传郡县体制的编户齐民产生矛盾,不能继续存在下去。
此外,就封建的经济情况来看,自耕农的发展壮大才是稳定治的最主要方式,屯田只能是暂时手段,随着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屯田劳动者的的个人自由却不上普通农民,因此生产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反而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屯田制度逐渐的消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