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内书堂是宦官界的ldquo;国子监rdquo;?有何原因
你们知道明朝的故事吗?接下来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对明朝设立内书堂,现代人明显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支持的人认为内书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帮助皇帝制衡了内阁;反对的人则认为,内书堂为宦官专权擅政提供了能力基础,是明朝宦官之祸的根源所在。那么,内书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能够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深于皇宫之内的神秘机构。
一、内书堂的设立
洪武年间,朱元璋重组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后,皇帝直面六部,工作量骤增,需有人帮他干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说读一读奏折、整理一下文案等,没有任何根基的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多数不识字,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另外朱元璋设立十二监十局三所等宦官机构,也需要一些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担任管事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的选择是大范围遴选净身前就具备读书识字能力的,如说犯了罪的权贵子弟、从敌方掠夺的年轻人以及各地主动进献的。但这种毕竟是少数,而且成长背景复杂。于是,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开始有意培养有潜质的小,算是开了主动培养读书识字的先河。
朱瞻基继位时,这种主动培养读书识字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于是,他干脆将这种有违祖制的“既成事实”变成一项制度。宣德元年七月,他正式宣布建立内书堂。对此,《明通鉴》有记载:
“ 改刑部主事刘翀为翰林修撰,专授小内史书, 选内史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读书其中。其后大学士陈山亦专是职,
遂定翰林官四人教习以为常。自此内宦始通文墨。”
可以看出,内书堂的设立其实是制度变革的必然产物,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一批能够帮助自己处理简单事务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内书堂培养出来的,不仅能帮助皇帝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还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制衡内阁文臣的团体,以特的方式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进程。
二、内书堂的制度
内书堂作为皇宫内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除了规模相对较小外,方面与外廷的国子监非常类似,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入学选拔。内书堂一般容纳两三百,最多时也不过容纳四五百人,而明朝的多达十余万,因此想要进入内书堂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酌中志》记载“凡奉旨收入宫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
拨内书堂读书”,可以看出年龄是必须考虑的一个硬性条件。
2、老师选拔。内书堂自创建之起,就非常重视老师的选拔,几乎所有的讲官都出自翰林院,从这点来说,就算是明朝各府州县学也不上。内书堂讲官的人数,一般每次选4人,但并不固定,视情况可能是2人,也可能是6人。
3、学习内容。内书堂的教授内容,与一般的学堂并不相同,除了正常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外,还要研习《忠鉴录》等警示类的课程,主要是学习一些中正反案例,目的是强化他们的身份意识。另外,他们还有一门实课,叫作“判仿”,意思是对具体事务进行模拟处理,主要为以后履行批红工作做准备。
4、毕业条件。从想要从内书堂毕业,除了参加正常的考试之外,还要面临皇帝的亲自抽考,刘若愚在《酌中志》中就曾记载,崇祯元年冬,皇帝亲自面考随堂、秉笔,以“
事君能致其身” 为题, 郑之惠、曹化淳两人中式。这套流程颇有点科举殿试的味道。
5、毕业去向。《酌中志》记载,“凡各衙门缺写字者,即具印信本奏讨,奉旨拨若干名,即挨名给散”,也就是说内书堂的小根据需要分散到各个机构中去,一般而言也要从最底层干起,不过对内书堂毕业的而言,已经是界的知识分子,升迁之路还是要一般的顺利很多。当然如果能够被选为太子侍读或者进入文书房,基本是前程无忧了,毕竟前者是妥妥的天子近臣,后者也有很大可能升任司礼监秉笔。
三、内书堂的作用
如同大多数机构一样,内书堂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1、正面作用。内书堂确实为明朝培养了一大批能够读书识字的,这些分散到皇宫的很多岗位,这种文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工作能力的提升。且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量派遣到地方任职(如说监军),对加强皇权治提供了帮助。另外,皇帝培养了一大批能读书识字的,建立了一个由组成的集团,成为皇帝制衡文官手段的重要帮手,对维护明朝政权的稳定性,也提供了不少帮助。
2、反面作用。读书识字提高了工作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专权擅政野心的膨胀,致使明朝成为了历史上遭受宦官之祸最严重的朝代。对此,《明史》该出的评价是,“用事多通文墨,
晓古今, 逞其智巧, 逢君作。数传之后, 势成积重, 始于王振, 卒于魏忠贤。考其祸败, 其去汉唐何远哉!”
四、结束语
内书堂作为明朝专门教育的机构,应该说还是发挥了不少积极正面的作用的,只不过明朝出现了魏忠贤、王振、刘瑾这样臭名昭著的大,致使很多人以为明朝的都是如此。事实上,明朝的虽然是宦官之祸最严重的朝代,但与此同时也是享受“宦官福利”最多的年代,只不过明朝这种宦官集团与文臣集团相互制衡的帝王之术,对皇帝的要求较高,而明朝的皇帝,恰好又有那么几个确实资质平平、能力平平的皇帝,导致两大集团势力失衡,妨碍了明朝的发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