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王允为什么不接受李榷和郭祀的投降?
说到王允,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的大混乱,其实是从董卓死后开始,在此之前,无论再怎么乱,东汉政权至少还有表面上的威信,但董卓死后,一切可就乱了套。并不是说董卓不该死,而是接任他位置的王允不太行。
王允玩阴谋诡计倒是有一套,有没有借着貂蝉施美人计不知道,反正成功离间了董卓和吕布这对假父子,说动吕布死董卓。可惜他缺乏掌控大局的能力,又自高自傲,严于待人,作出很多错误的决定,导致东汉王朝彻底崩了。
他犯的最大的错,是没有妥处理好董卓的西凉旧部,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无常,犹豫不定。
一开始,王允本想赦免他们,吕布也因着旧的情谊,劝王允多加宽恕。朝中大臣也是一样的意思,作乱的只是董卓一个人,不必牵连到西凉军。
而从较现实的角度来看,哪怕西凉军中某些人不太安份,这也不是收拾的时候,董卓刚死,西凉军中人心惶惶,若不想再生,就应该安抚为主,先稳定局面再徐徐图之,削兵权、安罪名什么的不是不行,但最好以后再做。
可不知这王允怎么想的,又改了主意,对大臣们说“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这意思是说,西凉将领无罪,只是受命其主董卓而已。现在如果给他们加上恶逆的罪名,并特赦他们,反而会使他们猜疑恐惧,不能安心,还是让他们承受惩罚最为妥当。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王允逻辑老师死得早。当然,他也许没有逻辑老师,只是表明这个意思。请问这句话前、中、后有什么逻辑关系?
按他的思维,西凉将领是无罪的,既然无罪,还让他们承受惩罚,这不是逼着人家吗?况且,没有哪个西凉将领会认为自己有罪,觉悟没这么高。
担心西凉将领心中不安就更搞笑了,实属多余,只要王允不找麻烦,他们心中安得很。
说来说去,王允其实就是要严惩西凉军,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假以时,说不定又是一个专权擅政、控制皇帝的董卓。
他对西凉军的态度传来传去,变成了他要掉所有西凉军,西凉百姓都慌了。李傕、郭祀等西凉将领本就心中忐忑,再有三国第一士贾诩的撺掇,索性纠集部队,向长安,王允兵败身死,东汉由此大乱。
那么,假如王允待李傕和郭祀,接受他们的投降,结局会怎样呢?
王允个人的结局也许会有改变,他不把人逼到极处,人也不至于非取他性命。不过,如果他成为另一个董卓,想他的可就多了,照样难保晚景。
但东汉王朝的结局,不会有太大变动。沉疴难治,几百年累积下来的弊端和矛盾,已经无法解决,只能改朝换代,洗牌重来。
除非出现天纵英才,力挽狂澜,中兴汉室。而从王允、吕布、李傕、郭祀等人的表现来看,他们显然不是那种大才。
所以,东汉的灭亡时间可能推迟几年,但一定会到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