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孔子为什么要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呢?
为什么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
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不讲礼仪,礼仪就忘了;不听音乐,音乐就荒废了。宰予在质疑“守孝三年”这种腐朽周礼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观念。他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予的意思很明确,谷物的种植收成也就是一年,既然谷物一年一轮回,人生也应该这样。所以,他认为,按照“天人合一”的道理,最好的守孝时间也就是一年。
但是,孔子明显不屑于和宰予讨论,他很不耐烦地问宰予,你只守孝一年,你心安吗?宰予也干脆地回答,心安。孔子讽刺他,你心安你就那样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把宰予大骂了一顿,骂他对父母不孝。
在这里,宰予是和孔子讨论守孝的时间,可是孔子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把话题引到宰予身上,认为是宰予不孝道,完全背离了学术讨论。
第二次是关于“仁”的讨论。宰予给孔子提出了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仁人”,人告诉他井里有一个“仁人”,他应该跟着去吗?当然了,宰予这里讨论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掉进井里了,另一个人该不该去救。而是因为孔子曾说过,对于“仁”,应该趋之若笃。既然如此,如果那个“仁”在井里,也该趋之若笃吗?趋之若笃,不就是也会跟着掉到井里去吗?
孔子当然明白宰予的话是一个圈套,宰予是设置一个“陷阱”,让他往里跳。于是直接骂道,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是宰予在“演”他。
第三次是关于“社”的讨论。鲁哀公问孔子,夏商周三代,分别用什么木头当“社”,也就是土地神的神主。宰予我,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目的,是让人战栗。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回答很奇怪,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这里说“既往不咎”,其意思肯定是认为宰予并不是,这事是的。但是他想不出什么来回答,从而说,以前的事,陈谷子烂芝麻的,还说他干什么!显然,孔子这是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用老师的“大喉咙”,强迫宰予不准说。
从上面的三件事可以看出,宰予虽然是个刁钻古怪的学生,不过,他其实也是一个于思考的学生。而他思考的问题,正是孔子学说中一个致命的弱点。也就是时代已经发展到春秋,奴隶制即将解体的时候,如果还墨守成规,搬用西周初年周礼的那一套,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从孔子三次对宰予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其实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无可奈何,回答不上来的。所以他才会显得非常不耐烦,用老师的“大嗓门”来压服宰予。
但是,当宰予白天睡觉(这个睡觉不一定在课堂上。即便在课堂上,也说明宰予对孔子讲的那一套实在不愿意听)的时候,孔子就完全是了。之前孔子之所以较收缩,是因为宰予说得确实有道理。但现在完全是宰予没道理了,所以,孔子说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样难听的话。
当然了,孔子毕竟是大宗师。他虽然生气,气魄还是有的,对宰予也有较为中肯的评价。他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就是著名的“孔门十哲”。在这里,孔子高度评价宰予是个能言会道的人,而且在排位上,还把他排在能言会道的第一位,子贡的前面。也就是说,还是充分肯定了自己这个学生的优点的。和网上那种学生的老师,显然不是一样的品格。
被孔子反复打压的学生宰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史记》写了他一个悲惨的结局,说他在齐国临菑做大夫,和田常一起参与作乱,最后被。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羞愧。
不过《韩非子》上说的是“宰予不免于田常”,也就是宰予不能免于田常的,但是并没有说他参与了。就算是参与了,那也是齐国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的一场冲突,与宰予代表的新思想和孔子代表的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非简单是。而且,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怀疑司马迁把阚止当成了宰予,他们的字是一样的。
宰予被孔子多次臭骂,不过后世对宰予的评价却并不低。王充曾为他打抱不平,说他白天睡觉是“小过”,孔子不能上纲上线,上升成“大恶”,说出“朽木不可雕”这样的话。同时,唐玄宗把他追封为“齐侯”,宋朝则追封为“齐公”,嘉靖则追称为“先贤宰予”。
这样的评价和结局,也是宰予应有的历史地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