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攸之打着讨逆的旗号举兵,他的是忠臣嘛?
自文帝刘义隆被他弑后,刘宋王朝便江河下,薄西山。二十多年里,皇室内部自相残,终至酿成权臣当政的局面。宋顺帝继位后,齐王萧道成渐渐露出了谋朝篡位的野心。不过,这其中却出现了两个插曲:一是荆州刺史沈攸之声称奉太后之诏举兵讨逆;一是司徒袁粲借机发动。
沈攸之拥兵自重,早有异心,一看萧道成要捷足先登,便先下手为强。其讨逆忠君之举是假,黑吃黑才是。袁粲则不同,他是当朝元老,却一直不太留心朝政,但关键时候慨然出手,欲挽狂澜于既倒,还有点出人意料。
据《宋书·袁粲传》记载,袁粲很早就“以立志行见知”,先后在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彧手下打工,官越做越大。后废帝刘昱继位后,他与齐王萧道成、褚渊、刘秉四人当政,“平决万机,时谓之‘四贵’”。不过,袁粲空有“四大金刚”之名,却“闲默寡言,不肯当事”。他不在闹市区置业,却把家安到城南郊外,平里不是“宅”在家里,就是到郊外游,过着来往、门无杂客的清闲子。随着地位的益显赫,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而他所见不过一两人而已。可就是这样一个不以俗务萦怀的高人,却忽然心忧天下、朝廷与皇上,一反常态地搞起了武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要做忠臣。萧道成越是谋朝篡位,袁粲就越是有一种紧迫感,于是与刘宋宗室、外戚等合谋,欲铲除萧道成。沈攸之一起兵,他感到时机已到,便择定时,想假借太后之令于朝堂之上斩萧道成。但是,没想到萧道成早有提防,派兵攻入袁粲据守的石头城。
据《资治通鉴》记载,城破后,袁粲自知大势已去,对袁最说:“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袁最以身护之,乞求先死。袁粲说:“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最后父子双双被。后世论者多以为袁粲“义重于生”“近乎仁勇”,其实,袁粲身为重臣却对朝廷权力的腐朽没落熟视无睹,直到遭遇改朝换代,其既得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以忠臣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可见他只是披着忠臣外衣对既得利益奋起一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