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为什么还能反败为胜?的是什么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受重创,为何反败为胜?,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少有的军事大战,在战国乱世虽然爆发了很多的战争,但在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已经习惯了用战斗去解决,但是像长平之战那样耗费时间久,战争规模大的军事大对抗还是较少见的。长平之战的结果也是异常惨烈的,长平之战当中,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斩首赵国降卒40万,这一举动震惊了当时的山东六国,白起也从此被人评为神。
这场战争的失败,使赵国失去了国内绝大部分的青壮年男丁,几乎摧毁了军队的有生力量,让军队的战斗实力走入了低谷,同时秦国也因为这场战争顺利的过渡了一个较低谷的阶段。在当时的那个历史时间段内这两个军事强国都较低调,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国家却打起了不同的主意,这个国家就是燕国。
燕国企图趁着赵事实力走入低谷的阶段攻打赵国,一来是要洗刷之前被赵国欺负的仇恨,二来是为了侵占赵国一部分土地,让燕国国内的衰弱情况得以缓和。
那个时候赵国的国力已经较衰弱了,燕国的入侵对赵国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但是战争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在那场战争中,廉颇率领赵队大败燕军,同时逼迫燕国割让五座城池作为罢兵的条件,这样燕国本来就贫弱的国力变得更加的衰弱。
那么燕国为什么要选择在那样的时机去攻打赵国呢?它难道对自己国内实际情况没有一个综合考了吗?或者说它不知道其与赵国之间的关系是唇亡齿寒吗?而赵国又是凭借着什么在燕国的进攻之下反败为胜的呢?在长平之战当中失去了40万军队的赵国又是以什么实力来抵抗燕国的进攻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燕国为什么要在那个敏感的时段攻打赵国?而本身在长平之战当中已经伤筋动骨的赵国,又是凭借什么打败燕国的?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燕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点在燕国和赵国的关系一直以来就较紧张,甚至是针锋相对的。燕国想要趁赵国衰弱的阶段攻打赵国,来个落井下石,取得一场胜利也无可厚非,因此他们才会选择一个赵国走入低谷的阶段发动战争。
其实在战国时代到来之后,燕国的国力一直都是较衰弱的,这个国家与战国时代发展的潮流一直都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其在国家内部很难进行一种创新型的改革,没有明确的改革措施,没有好的变法方案,它就只能按照召公奭立国时候所订立的那套基本国策进行运转。
到了战国时代,已经距离召公奭立国有几百年之久了,早期的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发展。因此,燕国的发展一直都是磕磕绊绊的,甚至它已经到了那种吞并中山国这样一个中等的诸侯国,都需要魏国撑腰才做得到的地步。
也就是说,在战国七雄当中,它的实力置于最末的位置,同时,它又地处北方的偏远地段,土地不是非常的肥沃,又不像齐国那样位于东海之滨,又没有除去农业经济发展之外的其它经济发展方式。因此,燕国国内的人民并不是非常的富裕,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不是很强大。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它的军事实力发展起来也就非常的困难,所以导致整个燕国在战国时代一直都是一个较贫弱的诸侯国。
虽然它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如果没有西周和春秋时代几百年以来的积累,那么燕国是没有任何资格参与中原地区的诸侯争霸的。可是赵国不一样,赵国是战国时代新兴的一个诸侯国,同时,这个国家又非常的崇尚武力,赵武灵王继位之后又依据北方胡人的作战形式进行了胡服骑射变法,让赵国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赵国成为了一个军事大国;而赵国与燕国是为邻国,具有很广阔的接壤地段,因此,在土地这一方面的争夺上面,两个国家的矛盾一直都非常的尖锐。
可是凭借着燕国贫弱的国家发展状态,根本无法与赵国这样的军事强国进行碰撞,更何况燕国的东南部还有虎视眈眈的齐国,它的南方还有魏国和韩国,每一个国家都知道燕国贫弱的国家发展状态,因此,燕国当时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而与燕国矛盾最为激烈的就是西部的赵国。
可是面对赵国对燕国的蚕食,燕国却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所以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当中,燕国都是备受欺凌的那个国家。在与赵国的对抗当中,它不仅失去了很多的土地,还丢掉了很多的面子,因此,其实历代的燕国国君都希望对赵的战争能有一次胜利,这无异于是让这位君主名传后世的一个大好的契机。
虽然燕国与齐国之间的矛盾同样尖锐,但是在乐毅伐齐的时候,燕国却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的,他们打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带领军队攻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让齐国几近灭亡,所以他们对战赵国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底气的。
但是在整个燕国的发展历史当中,却没有任何一次对赵战争的胜利,因此,燕国的王室迫切的需要一场对赵战争的胜利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在那个时候赵国又恰恰处于历史发展的最低谷阶段,燕国想要趁着这样的一个阶段持强凌弱取得胜利,这个理由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至于燕国是否的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很好的下定结论,因为其实在长平之战之后,秦国的对燕关系是发生了变化的,在那个阶段里,秦国和赵国同样走入了低谷,而燕国与赵国之间的关系又似同水火,所以其实在那个时间段秦国最好的发展状态或者是发展方法就是结交北部的燕国,因此在那个历史时间段内,燕国的盟友实际上是秦国,而有秦国在背后作为支撑,燕国也有底气放手一搏。
毕竟在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大一王朝出现,以当时人们的认知并不认为秦国的有能力一天下,所以它们其实还停留在那种诸侯并立的认知当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单纯地看作是联盟,而燕国与秦国之间的距离又非常的遥远,当中也没有直接相连的土地,所以燕国的王室也有理由认为秦国不会越过赵国攻打燕国,而那个时候赵国也没有正的灭亡,所以在那个阶段考虑唇亡齿寒,实际上为时过早。看过了燕国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赵国是如何打赢燕国的。
首先赵国就是一个军事强国,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多少提到过一点了。胡服骑射变法之后的赵国作战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吸收了北方匈奴人的作战优点,同时又结合了中原地区骑射的优点,让整个军队单个士兵的作战能力迅速提升。因此,当时的赵国国内的军队组成几乎可以说是个个是精兵强将。
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顶端的军事实力是不会在一场战争当中就完全瓦解的,我们可以说长平之战给了赵国很大程度上的冲击,可以说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非常的严重,我们甚至可以说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几乎失去了绝大部分的军事实力,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是,赵国并没有在那场战争当中灭亡,这个国家依旧存在,这个国家的军队也同样存在。
与此同时,赵括因为长平之战身首异处,可是被换下去的廉颇却依旧活在赵国,因此,赵国其是并不是一个失去了全部防御力量的国家,它依旧能够组织起强大的军队。
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燕国的军队实在是太过于贫弱,从一开始,燕国坚持王道的发展政策一直到最终的灭亡,它在军事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建树的作为,燕国其实将它绝大部分的国家精力都放在了行政方面。
换句话说,就是燕国一直都在探寻如何在王道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在王道的政策影响之下,燕国本身就是一个反对通过战争来进行一的国家,因此,它对军队的看重远远没有其它国家来的重要,战争对于燕国来讲只是一个辅助执政的手段而已,它更希望各个国家能够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因此,燕国才会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那么多年的发展当中,没有吞并任何一个诸侯国,它一直都在的发展,从来都没有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对于燕国这个国家来讲,所谓的军队只是一个辅助于王道的手段,它们所认为它们在战国时代的最大把柄是它们手中的王道,也就是有一些人认为的天道,所以在燕王喜在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的时候才会喊出所谓的天不灭燕的口号。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一个不将军队放在国家发展重点关注对象上面的国家,又如何与赵国那样进行过单纯的军事变法的国家的军队相提并论呢?很多人都知道一句俗语叫做瘦死的骆驼马大,而在燕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上面,赵国就相那头瘦死的骆驼,而燕国就相当于后面的马。
燕国虽然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虽然在那个历史时间段没有遭受过重创,但是它本身的发展就有着很大的缺陷,所以这个国家即便不受创伤,有无法与所谓的受过创伤的赵国相提并论。因此,在单纯的军事实力的碰撞当中,燕国成为了最后受伤的那一个。
而这第二个原因就非常具有偶然性了,当时赵国在国内勉强集结齐了20万军队,由廉颇带领南下修筑防御工事,本身这支军队的目标只是修筑防御壁垒,防止秦国又一次的进攻。可是就在这个历史当口,燕国突然集结军队向赵国发动战争,而且是正在行军的廉颇部队得知这个消息,便立刻下令挥师北上对战燕国部队,因此,这场战争的发生并没有燕国想象的那么出其不意,反而是对上了由廉颇带领的赵国正规军队。
如此一来,燕国的这种行为无异于是以击石,最终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实际上,在这场战争当中,燕国是最大的那个受害者,不单单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部队,同时,为了能够让赵国停止对燕国的战争,还割让了五座城池给赵国,让这个国家本身就不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变得更加衰败。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