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想要擒贼先擒王活捉元顺帝,朱元璋为什么不同意?
说到常遇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已平定福建、两广,东南沿海成了后方,有了兵力和财力,终于可以腾出空来,对已丢失400余年的幽云十六州下手了。
北伐事关重大,必须要选精兵良将,朱元璋命徐达挂帅,常遇春为副帅,又派冯胜、薛显、傅友德各领一军,,这也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强组合了。
除了挑选将帅,在作战方案上朱元璋也是亲力亲为,他与刘基等人数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作战计划。
在会议上,常遇春等人都认为南方已定,还未拿下的云南和四川对吴军构不成威胁,现在兵力已经有了富余,应该集中主力,浩浩荡荡直逼大都,也就是后来明朝的北京,是为擒贼先擒王。
以连胜之余的百战精兵直捣大都,必将势如破竹,只要攻下大都,各地元军必定胆寒,到时只需分兵扫荡,城池可以不战而下,天下可定矣。
从纸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案,擒贼先擒王是兵法要诀,只要攻下大都,活捉了元顺帝,元朝群龙无首,将会不攻自破,省去了攻坚各城的麻烦。
但这个方案,当即就被朱元璋喝止了。
朱元璋的计划,恰好与常遇春相反。
北伐先取山东,这没有疑议,取下山东后怎么攻,朱元璋表现出了与常遇春等不一样的考虑。
从方向来看,从山东往北直捣大都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多数人的判断。而朱元璋的方案是从山东回师,攻略河南,然后进踞潼关,最后再进围大都。
从地图上看,这是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大圈子,同时要攻取的城池也多了很多,要与更多的元军交手。
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潼关以西仍然有大量元军,并且在名将王保保帅之下。又有李思齐、张良弼等也都是百战之将,既然要攻下潼关,为何不干脆先西进,与元朝关中军决战,将之打垮后再取大都,可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看出众将疑虑,他打了个方:这个法子好砍树,先去枝叶,再挖老根,枝叶既除,大都木难支,不砍自断。
为什么要用砍树的办法,因为元朝毕竟在北方经营了上百年,大都更是都城,尤其坚固。
徐达虽然有把握从山东直上大都,但攻打大都这样的坚城,却没把握短时间就能攻下。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刚攻下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城,在重兵压境,四面包围之下,还花了八个月才攻克。
张士诚孤立无援,元顺帝不同。如果是大都被围八个月,各地元军都会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赶来解围,况且北伐军劳师远征,粮一旦被切断,全军覆没的将是北伐军,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与其如此冒险,不如稳扎稳打。山东是大都的屏风,先撤掉这座屏风,然后回师河南剪断它的羽翼,再进占潼关,占领它的门户。
如此一来,东南西北三个方向都在北伐军手里了,此时再进围大都,元顺帝就已孤立无援,明军围个一年半载也不用担心粮、援兵问题。
再退一步说,即使出师不利,北伐遇挫,也不至于腹背受敌,至少能相机撤退,他再卷土重来,可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秦陇之地,朱元璋认为,只要扼守住潼关,就能切断关中元军与大都的联系,而他们也无力再收复潼关,更无力东进。
虽说朱元璋做出了解释,常遇春等还是有点不服气,亲临战阵的武将往往喜欢一鼓作气,乘胜长驱直入,哪管他什么援兵不援兵,打到哪算哪。
常遇春是勇将,但战争,毕竟还是需要战略的,这就是帅与将的区别。
不管如何,朱元璋是最高帅,一切得听老朱的。
结果如何呢,让当初不服的众将哑口无言。
徐达在1367年10月领兵出征,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徐达仅用了三个月平定山东;随后兵分两路直逼汴梁,汴梁守军不战而降,然后在洛水击败河南境内的元军主力,河南平定;同时,冯胜帅的另一路兵马顺利攻克元朝悍将李思齐、张良弼镇守的潼关,这一切也只花了三个月不到。
在此过程中,正的恶战没有几场,元将大多或走或降,可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河南、潼关已下,元朝在关中尚存的军队失去了通往大都的通路,山东又早已拿下,三面包围事实已形成,朱元璋亲临汴梁,坐镇指挥大军。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徐达在临清大会诸将,这才开始正式进军大都。
元军此时连吃败仗,军无斗志。元顺帝也知道三个方向已难有援兵来救大都,此时只有北方是活路。
如果坚守大都,即使能阻挡明军一时,也无力,只有放弃大都,跑回上都再组织兵力,图谋才是理智的选择,否则怕是要重蹈宋朝徽、钦二宗的覆辙。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顺帝在7月28三更以后,就带着后妃太子跑路回上都去了。八月初二,徐达率军进入大都,蒙古在中原的治宣告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从1367年10月出兵,到1368年8月收复大都,仅仅花了10个月,元朝在中原的力量就土崩瓦解。
收复大都,徐达的任务还没完成,他这才移兵向西,攻打西北。
北伐最艰苦的战斗在这时才出现,即使皇帝跑路了,西北元军仍然坚决抵抗,且还有力量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明军还吃了几次败仗,徐达花费了一年,才平定了西北。
即使王保保在山西被击败,他仍然在宁夏驻有大军,不断出兵犯境,朱元璋此后几次派兵征讨,也是互有胜负,并曾在1372年吃了一个大败仗,始终无法一举将他击败。
王保保成为朱元璋心头一个大患,老朱也不由夸赞王保保“乃天下奇男子也”。
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死于哈剌那海,朱元璋心中这块大石才算落下,此时离徐达北伐已过去了将近9年。
事后,朱元璋对北伐进行了总结,他说:先取山东,次攻河洛,是为了阻止关中元军救援大都。不急着与关中军决战,是因为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都是名将,但他们彼此矛盾又很深,如果不西进,他们很难联合起来进军,如果是单前来,就难以突破明军的防线,即使孤军深入,也难有大作为。
如果不打大都,主动西征,生死存亡之下,反而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全力抵抗,明军这时要两线作战,这仗就难打了。
出其不意先取下大都,关中诸将就没了盼头,势穷望绝,打起来就容易很多。
结果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明军闪电般拿下大都,张良弼、李思齐等果然都不战而克,省去了大量功夫。
唯一例外的是王保保,他抵抗到底,费了明军不少功夫,最后还是等他自己死后,威胁才大大减轻。
假使当时直逼大都,北方元军必定蜂拥而至;或是先与关中军决战,王保保联合李思齐、张良弼,收其部众的话,实力又将强大不少,明军并没有把握能将他击败,北伐也就很可能失败。
9年后再回看北伐方案,朱元璋的策略无疑高明很多,既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体。可惜当时常遇春已卒,倘若他活着,也必定对老朱心悦诚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