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想了一个养兵不花钱的办法,结果怎么样?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在一天下的过程中,征集和吸收了大量军队。庞大的军队对于增强己方实力自然是有好处的,但军队的数量越多,军费开支也就越大。虽然在战争时期,供养单个士兵的花费很低,但至少总得让人吃饱饭。而连年的战争对于经济的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所以即便占据了很多地方,但收入还远远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朱元璋听取了谋士刘基的建议,开始对军队进行整编,建立了卫所制度。所谓卫所制度就是将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共有士兵5600人,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卫的下级单位是千户所,每千户兵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每百户兵112人。

image.png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68年),大明帝国已经拥有326个卫和65个所,兵力高达两百万。由于战争已经基本宣告结束,所以明朝实际上已并不需要继续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但如果让这些已丧失原来生计的士兵复原,那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当时生产力低下,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呢?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卫所制度的“重头戏”:屯田。

image.png

  朝廷给每个卫所都分配了军用农田,每支军队约百分之七十的士兵常工作就是种田,剩下百分之三十执行军事任务。实际上,在大部分没有战争压力的地方,士兵种田的例更高。这样一来,士兵们就可以自给自足,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一旦战事发生,士兵们也可以迅速拿起武器冲上战场。朱元璋曾自豪的说道:“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不过,朱元璋可能万万没想到,让他引以为豪的卫所制度后来却导致明军战斗力尽失。

  明朝的士兵和普通百姓在户籍上有严格区分。士兵为军户,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百姓为民户,归户部管辖。军户为世袭职业,一旦平民被征为军士,便世世代代为军籍,不得交易,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每个军户人家必须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丁,的子弟称作余丁。正丁死亡,要由该军户的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军户承担的差役沉重,地位很低,基本上世世代代都没有出头之。所以在朱元璋执政期间,很多士兵就开始逃亡。到了明朝中期,军队里的高级军官和一些地方官员开始利用职权之便,侵占军户的屯田,很多士兵及其家人失去了唯一谋生的手段,沦为权贵佃户。军户家庭到了无法谋生的窘境,士兵逃亡成为普遍现象。据计,明朝正三年(1438年),全国范围逃亡的军士高达163万人,人数超过全部卫所军队的一半。这样的军队还想指望他们保家卫国显然不现实。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为了解决益严重的边患问题,募兵制开始逐渐替代卫所制。但募兵制供养士兵的成本大幅提高,这又对明朝的财政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到了万历朝后期,军队纪律松弛,军官和士兵吃空饷的情况很严重。国家财政收入完全不足以应付军费开支,臃肿的大明帝国最终被硬生生地拖垮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