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在当时到底有多复杂?

  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实的南北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绝非三百年那么简单,在三国时期,南北分治就已经形成,只不过人们将三国这段历史的焦点都放到蜀国与魏国之间的斗争上,从而忽略了魏国与吴国的抗衡,实际上,魏国与吴国之间的对抗更为激烈,刘备不过一个插曲而已。

  曹一北方后,开始将重心放到向南进发上,在南下攻打荆州时,荆州之主刘表病逝,他的刘琮投降曹,使得曹达到全盛时期,如果当时孙权投降,则不会有三国这段历史。

  孙权与刘备联合后,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虽然二者间关系非常复杂,但是大多数时间还是对峙状态。

  这表现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孙权曾希望北上夺取合肥,没有成功,等曹反过劲来后也多次征伐孙权,都没有成功,曹临死前最后一次征伐孙权,被孙权一句“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给劝回了。

image.png

  等到曹丕即位后,迫切需要一些功绩来修饰自己篡汉称帝的形象,结果多次征讨孙权未果,最后看着江水说了一句:“嗟呼,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可见,面对割据在南方的东吴政权毫无办法,如果不是后来东吴人主孙皓太傻,西晋想要一东吴也很困难,人们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魏国伐蜀就一次直接灭了蜀国。

  由此看来,以长江和淮河为天险的分界线,蜀道还是要难上一些的,也是三国时期最难逾越的地理界线,不管是曹还是曹丕,最终都无法突破对方。

  实际上,西晋一的时间并不长,短暂的大一后不久就在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纷争所埋葬,这个时候南方的士族推举司马睿以原来东吴的国土为根基建立东晋。

  西晋之后,南北形成两条线并行发展的局面,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南方是东晋,此后北方先后演变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而南方则是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刘宋政权,相继为南齐、梁、陈等政权。

  最后后周大将杨坚在篡夺北周政权后,南下消灭了陈朝及一些小政权,使得南北两条线合并为一条。

  可以说,南北对峙局面的生成,大家以为的时间还要长,而南北之间的对抗更为激烈,双方为了征服对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军事对抗,北方政权想要吞并南方政权,以前秦苻坚发动淝水之战为代表的南征以失败告终,而南朝所筹划的多次北伐也都以失败告终。

  从赤壁之战到淝水之战,使得两次南北一战争没有得出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理障碍导致的,无论是长江也好,还是淮河也好,都是当时的水军所难以克服的障碍。

image.png

  很多同学可能要问,既然从东汉末年到隋朝之间,几百年来都没能克服的障碍,为何秦朝时期却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一呢?

  其实看看《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先秦时期的南方基本没有什么据点,由于土地难以开垦,能够养活的人很少,秦朝完成一后,突然间形成的一个超级无敌的中央集权帝国,任何周边政权都不能与之抗衡,所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了长江以南的治。

  但是经历两汉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南方经济逐渐取得发展,到三国时期,经过孙权的治,南方竟然能够借助长江天险与北方对峙的局面,这在时期是不敢想的。

  可以说,魏晋之后,北方长期战乱更加带动了人口南迁,促进南方的发展,让南方有更大实力与北方对抗。

  但是为何到隋朝时期已经完成一呢?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取得的发展还是要南方快,尤其是在水军上已经与三国时期不可同而语,隋文帝进攻南陈时,主要以水路为主,从长江下游顺流之下歼灭南朝水军主力,仅仅一年的功夫就已经俘虏陈后主,不久完成一。

  那么,南方在经济发展之后为什么没有成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最后还能进行一呢?其实南朝的开发也都是在北方豪门士族的带动之下,两者是同一文化基础,甚至在南北朝时期,双方还互相争论正,所以,一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是由南及北,还是由北及南的问题。

  实际上在中国正完成一的时代是在秦朝,而在之前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从来没有正完成过一,不管是商朝还是周朝,顶多是某个地区的霸主,对中心区域以外的政权进行干涉。

  但是天下一的思想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从春秋时期的几百诸侯国到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这种兼并发展,让人们意识到,最后存下来的只能是一个国度,为此各国展开合纵连横之策。

  不能不说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神秘之处,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我们始终有着向心力,凡是古时候农业所能企及的地方,大多数都被中华文化所吸收,最后融入进来。

  从这一点来说,单纯几条江河能把中国隔开成两条并且发展的政权只是短时间的事情,尤其是京杭大运河修通以后,南北联系增强,此后一的时间更多远远大于南北对峙的时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