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历史少有的女宰相
初唐历史被学者蒙曼称为“红妆时代”,因为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活跃政坛的女性,武后、韦后、太平公主、城阳公主、安乐公主……贵族女性前后相继与男性竞争,拨弄权力;朝堂内外女官迭出,甚至男性官员更近权力中心,是史无前例。
公元664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婴呱呱坠地。母亲虚弱地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想起怀孕之时,她的那个梦。
梦中一个高耸入云的巨人,拿着一杆秤,指着她的肚子说,这个孩子将“称量天下”。
谁都没想到这宰相之才竟是位女子,更令人意外的是,她后来确实成为一代“巾帼宰相”。
她,就是上官婉儿。
公元664年,时任宰相的上官仪向唐高宗建议废黜武后,一向铁腕的武则天自然不会容。一连串的阴谋构陷后,上官家族男丁全部伏诛,女眷没入掖庭为奴。
上官婉儿便是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因此变故,当时一岁不到的她从堂堂宰相府的千金堕入奴隶。而她与武则天的之仇也自此结下。
一夜之间,上官婉儿从堂堂宰相府的千金,堕入奴隶深渊,那时她一岁不到。
这是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第一次交手。
此后十多年,上官婉儿跟随母亲郑氏在暗无天的掖庭里长大,因为罪人之身,她们常被人欺负,不仅吃残羹冷炙,还被安排干最苦最累的活。但是坚强且聪慧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上官婉儿的培养,每天都悉心教导女儿诗书文史。天赋加上勤奋,上官婉儿的才华很快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十多年后,武则天晋升“天后”,但她已不满足仅为皇帝的皇后,她想要更多。武则天组建为她服务的男性智囊团“北门学士”,同时,她还在后宫培养一个性质的女官组织。
武则天广撒英雄帖,动员有文采的女性前来。
上官婉儿是其中之一。
史传上官打动天后的是一首咏牡丹的诗,流传下来的只剩两句,又称《题咏双头牡丹残句》。
势如连璧友,心似嗅兰人。
素来爱才的武则天当即免去上官婉儿的女奴身份,并把她留在自己身边做一名机要秘书。
成为了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的复仇又进了一步。
但事情却并不简单,武则天纵然爱才,却也深知上官家族与她的仇恨,因此并未正信任婉儿,而是始终有所提防。
对婉儿来说,她不要牺牲自己只为复仇的玉石俱焚,她要的是成功复仇,全身而退。
所以,要报仇,还需等待时机,徐徐图之。
因为才情过人,武后让上官婉儿参与政事,为她拟写文件。这三十年,是上官从少女步入中年的时间,也是一个家逐步成熟的时段,终武周一朝,上官的行止一直掩在武则天的身后。
跟随武后身边几年,上官婉儿愈发受武后器重。
她的权力上升到一个高峰点,开始负责批阅奏章,任何奏折都要在她那儿过一遍,武后才会看,此外,武后还让她起召令,参议军国大事。
嗣圣元年二月,武后废中宗为庐陵王,自己称帝,号武曌。
除了伺机复仇,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心志高远的参政女官,也认认做了很多实事,她谏言武帝应重视科举,兴诗社,鼓励文人志士创作……诸多建议武帝一一通过并施行。
天下在武帝的治理下一派兴盛。
上官婉儿自然明白于国家与百姓而言武帝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如果暂时搁置家仇,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武则天的敬佩与俱增。
但是,伴君如伴虎,尽管婉儿如履薄冰,但还是险象环生。
原来,武皇后有个男宠叫张昌宗,女皇帝因为视婉儿为心腹,因此,她与男宠在一起时并不避讳她。
婉儿年轻秀美,又经常见面,轻佻的张宗昌偶尔会趁武则天不在时,戏谑婉儿。
有一次,恰巧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婉儿。但是,武则天毕竟是武则天,冷静下来后,她权衡利弊:没了上官婉儿,等于自断了自己的臂膀。
所以,她赦免了上官婉儿,只作了黥面惩处。上官婉儿的额头,有了难看的印痕。
但是聪明的上官婉儿,为了遮盖难看的伤痕,便在伤疤处画了一朵红梅。没想到这让她看上去更加妩媚动人。
宫女们发现后,竞相效仿,后来还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花形,宫中红梅妆风靡一时。
虽然躲过一劫,但是此后,婉儿改变了很多,更加懂得如何在权力的夹缝里顽强生存,学会千方百计讨武则天的欢心,治事才干也出成熟。
不久,武则天开始放手让婉儿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朝廷事务。群臣奏章莫不经过她手批阅,法令、诏书、甚至官员任免等莫不经过她的手下达。
此时的上官婉儿,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无冕女宰相。
武周末年,武则天行将就木,对朝廷、对身边人的控制力益下降,也是在这个时候,上官婉儿逐渐崛起。
神龙元年(705),上官婉儿和狄仁杰生前指派的李唐旧臣合作,里应外合,一举铲除武则天的势力益壮大的男宠,并逼迫女皇退位,让天下顺利回归李唐宗室。
这是上官与武则天最后一次交手。尽管迟到41年,她终于也报了家族之仇。
之后,作为复国功臣,上官婉儿仕途坐上了云霄飞车,唐中宗李显先封其为三品婕妤,后来又升为二品昭容,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巾帼宰相。她不仅成功为祖父上官仪,还让母亲郑氏也被拜为沛国夫人。
中宗一朝,是上官婉儿正辉煌的时期。
上官婉儿凭一己之力,总揽中宗朝的制诏工作,批复四方奏折,拟朝廷诏令。
《旧唐书•职官志》记录了从武德、贞观到武周朝所有负责制诏工作的外庭官员的名单。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魏征、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在内,人数多达二十人。唯中宗一朝,上官昭容“当书诏之任”。
上官婉儿成为新一任修文馆的馆主。
唐代修文馆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初步为高祖重视。随着李世民称帝,四海平定,进入偃武修文时期,修文馆才渐受重视,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便在此工作过。
依《唐六典》载,修文馆的主要职责是授教生徒,书储贤,有参议权,但地位不高。因文化在当时还是个冷门行当,待遇减薄,馆内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流动性强。
上官婉儿对修文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馆内增设大学士一职,延请三品以上朝廷官员担任,通过此途径,提高修文馆的地位。
第二,首倡设立学士和直学士的编制,提升待遇,让修文馆成为从业人员“来了就不想走”的部门。
第三,更改选聘标准。从前有人想进修文馆,得“皆妙简贤良为学士”,也即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得是身家背景清楚。许是因为自己的掖庭出身,上官婉儿对此颇不以为然,她将标准改为“征攻文之士以充之”。她只看重“攻文”这一项,其余的,性情暴烈也好人品差也好作犯科也罢,皆不在修文馆管辖中。
上官婉儿因此也起用了一批历史上颇有争议的才子,如宋之问、沈徵期等。这些人当初媚附武则天的男宠,神龙后被贬谪岭南,经过人生挫折的淘洗,诗风大变,也为中宗朝的诗坛输入了新鲜血液。
上官的种种举措,使修文馆成为天下英才荟萃的机构。读书人以进修文馆为荣,因也激发了民间的读书热潮,为唐诗的发展为盛唐气象的到来,铺下了基石。
除了修文馆的种种举措,在当时诗坛上,上官婉儿亦倡导诗风的改革。
初唐诗歌,流行体例以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创造的“上官体”为主,这类诗歌精于雕琢,精致有余,气象不足。
上官婉儿评判诗歌的标准是“健举”,意即气象气魄,一扫宫廷诗的婉媚、阴柔。
在自己的应制诗中,上官婉儿诗风雄丽,意境阔大,具有同时代男性诗人也少见的气度。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月,长得仰昭回。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公元708年重阳节,上官陪同中宗游历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上官奉命献诗。九九重阳,菊花绽放,秋色长天。上官的诗作,格局阔大,不仅颂赞皇家仪仗的豪华,还勾勒出西北秋晴空的高远,和那辽远视野中大雁塔顶天立地的雄姿。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三冬》
上官婉儿倡议的“健举”被公认开盛唐气象的先声。因历史的种种错过,上官存诗仅三十余首,难以窥其全貌,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上官婉儿虽有称量天下之才,最终仍躲不过成为皇争的牺牲品。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动“唐隆”。上官婉儿不幸被李隆基斩于旗下,年仅47岁。
待大势稳定,爱才的李隆基授意手下,将上官婉儿的文章编纂成集。虽然现在二十卷文集已无法找到,但是一代女相上官婉儿的才情依旧被世人所铭记。
时任宰相张说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描述上官婉儿的工作状态为“两朝专美,一万机”,并称赞上官婉儿集诗才、政才于一身,汉朝班婕妤等著名才女也无法与之肩。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犹如一叶扁舟,被历史的长河裹挟着前进。但她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万千洪流中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