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败给曹?是他手下的大将不行吗?

  三国中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手下大将

  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

  文丑

  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但在正史上只有颜良是死于关羽的大刀下的。颜良、文丑素来以勇猛著称,所以孔融劝曹小心二人。在官渡战役起初阶段,曹采用了谋士的意见,先在延津佯装渡河,分散袁绍大军。另一边曹率兵向白马河进发,同颜良相遇。由于颜良始料未及,仓促迎战,慌乱中被关羽在乱军中斩。后曹的运粮车队出现在白马附近,完全暴露在袁绍的视野中,实际上这是曹军的诱敌计策。文丑率军前来抢掠物资,正在起兴的当头,被曹率领的六百士兵斩。

image.png

  袁绍军中除了颜良、文丑之外,实际上还有实力不亚于他们二人的将士存在。后来失守乌巢的淳于琼,本来是个武艺极为高强的人。可能因为他猜测曹不知道乌巢有粮存在,所以喝的伶仃大醉被曹个正着。另外韩猛也是个极其勇猛的人,只是在《三国演义》中极少被提到。只有一次曹想截袁绍的粮,但是他犹豫不决,就是因为护送粮的人是韩猛,可见他的实力是不容小觑。

  虽然袁绍手下有很多片实力非凡的将领,但是身为领导的他优柔寡断,错过了很多良机,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袁绍为何败给曹

  袁绍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的大家之中,袁家的旧臣遍布全国。当袁绍起兵之时,各地都有人响应,所以他的人望是极大的。诸如田丰、许攸、逢纪、审配、颜良、文丑等等这些文武人才都聚集在袁绍的营下,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冀、青、幽、并四州为基础,势力之大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豪强。但是最后还是败给了不及于他的曹,大抵原因有一下几个。

  袁绍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出在袁绍这个人优柔寡断,虽然谋略较多,却是不于决断之人,从而时常错失良机。在官渡战役期间,刘备起兵反曹,田丰劝袁绍奇袭曹后部。但是袁绍却以小二病重,而不愿出兵,等到了刘备败于曹,他才兴师动众讨伐曹起来了。再有就是袁绍虽会用人,但不懂的识人。袁绍手下的田丰、许攸、逢纪等人都是有名的谋士,但是他们内地里常因为不合而时常相互争斗,袁绍又部分忠良。田丰极力谏言要以持久战术拖延,令曹断粮而败。但是袁绍非但不听反而将田丰关入大牢。还有就是袁绍心存妇人之心,部下受伤他会很伤心,但是倘若手下立功了,他有对封赏极为吝啬。导致袁绍军中很多人才没被重用,最后反而投降了曹。

image.png

  另外就是曹无论在上的决策,还是军事上的部署,其能力和见识都超过了袁绍。曹挟天子就为他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袁绍还嫌弃天子吴用。曹面对袁绍的远超于他的大军,重点设防,做到从容应对。加上曹对人才的渴望,才会令许攸背离袁绍,成为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关键因素所在。

  曹评价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绍凭借自身的干劲,和他家族的人脉声望,在的东汉末年迅速纠集了一批庞大的军队,割据一方。在谋士和武将们的协助下,夺取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实力之大是当时中原各诸侯不能及的。但是这么一位强者,在曹眼里,却是一个平庸之辈。

  曹和袁绍

  在新版电视《三国》中,曹对袁绍的评价可谓是既刻薄,又在理。曹说他在二十岁上下的时候,是极其的崇拜袁绍,因为传说他是“四世三公”之家出来的,德望自是非凡。不过到三十岁的时候,曹与袁绍同在一朝任职,这时的他开始看不起袁绍了。最后到了四十岁之际,二人都割据一方,曹索性就蔑视袁绍了。

  为什么呢?因为曹在经历了多年,看人有了丰富的阅历。在曹眼里,袁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却是内心胆小之人。袁绍生性优柔寡断,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总是畏首畏脚难以做出决定,但是看到蝇头小利,却又没头没脑地一拥而上。曹评价袁绍虽然身为人主,但是心胸狭隘,刚愎多疑,时常做出政令不一的行为。即便手上有着众多的人才将领,却不懂的使用,任人唯情,而不用贤。

  身为人父的袁绍,不严厉管教自己的,任由他们为了爵位互相争夺,扰乱纲纪。

  也的确印证了曹的评价,袁绍最后因为这些缺陷导致他错失了太多的良机。而袁绍的几个在他死后,相互争夺爵位,以至于被曹分而击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