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举为什么会出现ldquo;南北榜rdquo;案,朱元璋又是怎么处理的?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题名时”,古时候的知识分子将科举视为自己唯一的晋升通道,认为科举自己的命还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朝的科举为何会出现“南北榜”案,朱元璋又是怎么处理的?

  洪武三十年二月,新兴的大明王朝迎来了为期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明太祖朱元璋在经过反复的考虑之后,决定选用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作为此次科举会试的主考官。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刘三吾这个人,刘三吾原为元朝旧臣,明灭元后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名文臣,曾为明初的刑法《大诰》写过序言,也曾修订过明朝的科举考试条例。

image.png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科举会试终于落下了帷幕,主考官刘三吾取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但没想到朝廷发布告示的六天后,会试落地的北方学子发现榜上所录取得五十一名进士全是南方人,情绪本就处于极度低落的他们就到礼部的官衙前鸣冤告状,让朝廷还北方学子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科举有可能出现舞弊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在朝堂与民间引起了轩然。此事传到朱元璋耳中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他心想录取的进士一个北方学子都没有,这难道还不是在嘲讽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竟只有半壁江山吗?于是朱元璋下令成立联合阅卷小组,让小组成员从落榜的试卷中每人再阅卷十份,增录其中优秀的北方学士。

image.png

  可是阅卷小组在四月末得到的结果仍然是北方学子达不到录取标准,之前所录的五十一人南方进士全是凭着才实学考中的。这样的结论自然不能让北方学子满意,各种质疑之声充斥着朝堂。

  就在外界各种言论纷飞中,朱元璋突然向主考官刘三吾发难,说他是“蓝玉案”的余,还翻出了刘三吾十多年前上书为胡惟庸求情的旧账,结果涉及此案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惩处,刘三吾更是被发配西北。

  事件到此还没完结,时值洪武三十年六月,朱元璋亲自监考与策问,选出了以状元韩克忠、榜眼王恕、探花焦胜为主的六十一位北方学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