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国的面积和实力都那么小 仇池国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

  还不知道:仇池国300年历史的网友们,

  《山海经》“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灵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仇池国是由氐人建立的政权,前后共存在了三百八十余年。现代史学家普遍认为,完整的仇池国应该是前仇池国、后仇池国以及武都国、五兴国以及阴平国这五个政权组成。

image.png

  自晋惠帝年间由杨茂搜建立,历经了西晋、南北朝以及五胡十六国。但是它的领土面积一直是最小的,军事实力也是最弱的。但却南北两宋的国,都要长。这究竟是为何呢?

  (一)、夹缝中求生存

  仇池国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却能屡屡在大国博弈中其身。俗话说存在即合理,它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这与其自身的外交政策是分不开关系的。可以说,南北朝五胡十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但如此小之国家,却可以在强大的国家周边求得生存,属实不易。

  1. 位置偏僻,没有意义

  在古时候时候,只有中原的地区才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仇池国所辖的区域,大致位于今天的陇南、川北一带还有陕西的部分地区。仇池的行政所在地,就是今天的陇南宕昌,还有汉中地区稍微西一点。

  可以说,这里并不是中原腹地。它也并不像四川一样,有着丰富的资源,是天府之国。仇池国国境狭小,而且四面环山。如果可以牢牢的控制住关隘,那么苦撑一些时定当是不成问题。也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曹魏时期,仇池国便接受了敕封,而后又臣服于西晋政权。但是大家一直都没有对它发兵,主要原因还是其地理位置太过偏僻。即使派精兵强将,将其控制也多无用处。这一点很像古时候的越南。

  汉武帝时期,才彻底的将其编入自己的领土。但后来他们民族意识逐渐形成,就开始对抗中原王朝。就像宋朝和元朝以及明朝等朝代,都曾经兴兵攻打过。但是大家都没有倾尽全力,主要是因为这块地区的作用不大,有没有都无所谓。

image.png

  2. 须得耗费人力物力

  古时候的王朝,没有现如今如此强烈的领土意识。他们也不会去想什么寸土不让,所以便任由其发展。就像曹魏时期,仇池国的杨家还曾帮助过他们。而后看情形不妙之际,也有人投奔了蜀国。此后,曹魏并未追究。

  因为有仇池国,和没有仇池国,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只要它能够乖乖听话,不发兵袭击自己那便是好事。如果去攻打的话,肯定可以成功。不过,打仗是需要物资和士兵的。不论是魏晋还是南北朝,当时连年战乱,百姓已然生活的非常困苦。

  而且,征兵需要兵源。大家的子孙后代,全部投入到军中去了,而面对这样一个威胁不大的政权,自然是没有必要再多费心血。仇池国的面积小,这也占了一定的优势。它体量小,所以做什么事情都相对灵活一些。

  (二)、识时务者,为俊杰

  仇池国的治者们,大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他们不愿意,也不敢过多的卷入到强国之间的纷争中来。除非,是自寻死路。如杨难当,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公然挑衅北魏和刘宋。“气吞如虎”的刘裕,自然是不会受这种窝囊气。一怒之下,攻入仇池,自此氐族落败,仇池国灭亡。

  1. 墙头,随风倒

image.png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仇池国的大部分国君,都深谙此道。就是谁当权,谁能够轻而易举的威胁自己,那么便向谁拢。因此,在站队这一方面,他们玩的非常灵活。还有仇池国本身的体量在这里,所以投谁都轻而易举。

  仇池国曾经确实被两度灭国,但是很快能又再度兴起。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外交政策,非常的有战略眼光。

  在西晋强大的时候,主动要求册封。于是晋愍帝便册封杨茂搜为骠骑将军。西晋跑了以后,仇池国还上书向东晋表示自己的臣服之意。苻坚将其灭亡后,淝水之战战败,杨定收罗部众,再度建立起了仇池国,也就是后仇池国。

  从此便可以看出,仇池国的兴亡都可以在一瞬间。而且,大家都觉得他是人畜无害的。所以,征伐与否,意义不大。而苻坚必须要灭仇池国是因为他们同为氐人,而苻坚要做的就是民族领袖,所以绝对不能有另一个氐族的政权存在。

  2. 摇摆不定的政策

  东晋建立以后,后仇池国与其还是暧昧不清的关系。而且,它也没有得罪身旁的劲敌北魏。尤其是杨盛继位以后,竟然同时向后秦、刘宋以及东晋三个政权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其藩属国的想法。这一点与古时候的越南也非常相像,他们总是在自己胜利以后向中原王朝表达自己臣服的想法,以免其下定决心兴兵讨伐。

  杨盛死后,他的也是坚持了这样的政策。并且,同时接受势不两立的刘宋和北魏的册封。杨玄既是刘宋的南秦王还是北魏的秦州刺史,同时又是自己仇池国的皇帝。对于大国博弈而言,正是仇池国的机会。

image.png

  他们现在都自顾不暇,想着的是一全国。而且,仇池国对他们是一丝一毫的威胁都构不成。只要仇池国能够乖乖听话,不给自己找麻烦就行。后来刘宋与北魏全面开战,仇池国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北魏的怀抱当中。

  这并不是因为北魏对其有恩,也并不是同为异族入主中原的惺惺相惜,只是单纯的因为北魏距离仇池国较近。如果再两面三刀,很容易引发其不满。那么到时候,就是得不偿失了。所以,仇池国的很多国君还是很明智的。

  (三)、弃之可惜,食而无味

  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大国之间的博弈,正是仇池国生存的机会。在三国时期如此,后来更是如此。当时的曹魏还有蜀汉这个敌人,而西晋自八王之乱以后更是自顾不暇,南北朝争锋,五胡十六国互斗,这便是仇池国的可乘之机。

  1. 多个朋友,少个敌人

  “苍蝇虽小,但也是肉”。仇池国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也好歹是一个绵延了百余年之久的政权。在当地,可以说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且它还不轻易,也没想着参与到群雄争霸当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威胁可言。

  而且在乱世,非常讲究战略平衡。如果有国家要对仇池国动手,那么必定会招来国家的猜忌。就像刘裕打仇池国时,北魏曾亲自出面阻挠。“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

image.png

  就是说很有可能打仇池国是个借口,而攻打国家才是的。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此为契机,再反向进攻。这很容易打破军事上的平衡,所以大家会对此出手相助。而且仇池国的资源并不丰富,况且其中还包很多流民。

  不论是对于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还是刘裕建立的刘宋而言,氐人建立的仇池国都是异族政权。他们如果强行治,成本太高。而且,短时间内也很难服众。所以,只有相同民族的苻坚可以轻而易举的毁灭前仇池国。而刘裕是因为无可,所以才出手的。

  2. 自顾无暇,不愿兴兵

  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这些国家称为五胡。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的十六个国家为基点,著写了《十六国春秋》。要知道,在当时的国家可远非这十六个。还有高句丽、冉魏、代国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

  当时,建立一个国家就像现在开一家公司一样简单。但是大家归属于不同民族,而且都想在乱世中逞英豪。所以,他们之间互相攻击不断。而仇池国显然,不具备与国家抗衡的能力。而且,自己也无心去参与中原争霸。

  只有杨难当,企图转移内部矛盾,去攻击强大的刘宋。他这种情况,属于自己作死。除了他之外的几个君主,都较守成。而且仇池国面积很小,只要不主动惹事,不劳民伤财,在穷乡僻壤中,还是能够有立身之地的。

image.png

  当时各个国家,互相攻占不休。仇池国并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甚至都排不上号。所以,自然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的去讨伐这个地方。还有,其本身的地形复杂。可以打,但是要消耗一些人力物力。

  连年的战乱征伐,中原地区哀鸿遍野,想要征兵本来就有很大的难度。再加上仇池国苟延残喘,很擅长处理外交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谁厉害就归附谁,谁能够给自己提供帮助,那么谁就是自己的宗主国。

  结语:

  在如此离乱的时代,仇池国能够坚持三百余年而且还是人数较少的氐族,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大家全然顾不上自己之时,便可以悄悄的闷声发大财。当人注意到自己时,便把自己弱势的一面示人,展现出一种人畜无害的自扰。所以,自然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甘肃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北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