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曾差点投袁绍?背后正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为什么小编,说起曹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东汉末年,动荡,饥民遍地,走投无路的老百姓纷纷加入黄巾军。《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董卓死后,公元192年曹借着攻打兖州的机会,得到了黄巾军100多万的投降人口,其中降兵30多万,曹选拔其中精锐,组成了“青州兵”,这是他夺取天下的第一桶金。

image.png

  想不到两年之后,吕布陈宫趁曹发兵为父亲报仇,夺取了曹军的兖州大本营。一石稻谷的达到了50万钱,人相食的情况出现了。因为缺少粮食,曹的好朋友袁绍过来劝说,希望能够合兵一处,简单的说就是招安曹。《三国志》记载曹当时“军食尽,将许之”,可见后来这个在官渡将袁绍击败,后来逐步一北方的一代雄主,曾经险些因为挨饿这样的事情,主动投袁绍。

  幸亏手下程昱极力劝阻,告诉曹如果投袁绍,下场会跟韩信一样,曹才放弃了投袁。

  《程昱传》记载,这个时候曹只剩下1万多士兵,可这个过程中曹并没有遭受过什么大的战败,可想而知其军队多数是因为饥饿逃散,而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很多屠城的事件,究其原因也是因为饥饿使然---跟老百姓抢粮食。

  经历了这次“一石粮难倒英雄汉”之后,曹争夺天下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后曹一生经历了大小几十战,尤其是大型战役,几乎没有一场不是围绕小麦和水稻展开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进攻时机的选择上以粮食为纲:建安二年,曹讨伐袁术,选择的是金的9月;建安三年讨伐吕布,选择的是丰收的9月;与袁绍对战,曹初期也是兵刃不发,到了9月份才发起致命一击,然后收割了河北很多地区的小麦;建安十三年,曹攻打荆州,也是计算了时间,正好在9月份控制荆州地区,收获了当地的水稻。

  二、战争前后盯紧粮食:陶谦刚死,时机非常好,曹准备进攻徐州。帐下大谋士荀彧却提醒曹,麦子熟了,应当“勤兵收麦熟”,曹恍然,于是《荀彧传》又记载“太祖乃止,大收麦。”可见曹的军队,除了会打仗之外,收麦子、水稻的功夫也是一流的,而很多时候,收麦子收领土更重要。相较之下,诸侯的粮食成熟后并不是军队收割,而是等农民收了,然后在从农民和地主手中征收赋税,显然不及曹对粮食的控制力。

image.png

  而初中历史课本中大谈特谈的曹实施“屯田制”则始于建安元年,这一制度的本质是招募农民,以军队的制度管理。自己当地主,而种地农民也等于服了兵役,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家各得其所。

  三、利用自己在黄河上游的优势,给黄河水改道,影响下游袁绍集团的农业生产,同时为自己疏通粮道。曹一直在堵截淇水流入白沟,到了建安九年,袁绍实力被彻底歼灭,而曹也停止了对河道的改造。那年他免除了河北赋税,老百姓还很高兴,完全忘记了之前没有曹公,他们也不至于种不出粮食。对于曹来说,这个时候河北人也是他的臣民,自然而然不吝啬用别处的粮食来补充。

  后世越来越深刻的明白,战争实际上打的就是经济,目标就是财富。经济在越久远的年代,体现的形式越简单,基本就是粮食。如果粮食问题解决了,就算不打,周边也会归附,如果解决不了,就算兵多将广,也没有什么用。

  《春秋》里经常记载诸侯国在秋天越界去收割人粮食作物的军事行动,《孟子》中提到饥荒十七次,其中有一次讲的是魏国国君告诉他,因为黄河穿过魏国,所以他不得不在黄河频繁泛滥、改道后,让受灾一侧的民众到另一侧去吃饭,而每年到底是哪侧受灾,谁也不知道。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百姓们更希望大国兼并自己所在的小国,因为那样的话他们抵御灾害的能力就大大增加了(《中国大历史》)。

  齐桓公“葵丘之盟”给诸侯主持公道,不允许诸侯私自兴修水利,因为那样会影响人的作物收成,但诸侯表面同意。可私下里却从未执行过,因为一旦挨饿了,谁还管得了的盟约?偏偏那时候黄河今年在你的国境内,明年到了我的国境内,总有诸侯国在受灾。分封制的情况下,不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春秋末年的吴越战争之前,越国勾践正是借给了吴国煮熟的粮食种子,导致吴国第二年遭遇大饥荒,勾践趁机灭掉了吴国。而吴国的老百姓处于挨饿的状态,越国过来的时候,只需要带着粮食就胜利了。

  事实上,频繁发生于我国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南下,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在于粮食问题。当某年发生气候变化的时候,原上的较少,游牧民族养不了那么多羊,冬天饥饿难,只好南下抢夺。与牧民不同,中原农民家中,往往会有半年的存粮。

  也正是鉴于这些因素考虑,孟子在战国时期强烈呼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一的中央政权。可以试想一下,广袤的土地上,每年的降水量几乎是相同的,但每年雨水下到哪里却是未必的。如果有一个能够一调度的中央,就可以把风调雨顺地区的粮食调集给饥荒地区,而不会存在掠夺而发生的战争。毕竟无论是河南、河北或者山东、山西,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受灾害,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那时候曾经跟孟子有过激烈辩论的杨朱认为“虽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虽然跟孟子主张的“仁”背道而驰,但事实上其背景和思考的根基都是相同的。每一滴雨水,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让给人,因为自己可能随时面对饥饿。《闻见前录》里,伊水、洛水涨,“居民庐舍皆坏,唯伊水东渠有积薪塞水口,故谁不入丞相府第。”就算是丞相,也时刻不忘自己家粮食的安全。不过有个问题这位丞相可能却忽视了,府外众人快饿死的时候,他家里的粮食也是没办法保护的。

  当然,大河的上游对下游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所以从周武王以来,土质疏松便于开垦、兼具黄河上游优势的黄土高原地区发迹的诸侯总是能够夺取天下,如秦始皇和刘邦。不过随着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他们也不能够始终保持不被饥饿所困扰,于是和经济的中心就开始向下游转移。而三国乱世,从一定程度上去分析,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转移过程。

  《欧洲中世纪史》中,面对饥饿的威胁,教皇一协调能力毕竟有限,无力用富足地区支援灾荒地区,只好把矛盾引到外部,200年里发起了九次。当他们到了近现代,因为缺乏一,资源调配发生剧烈冲突,普鲁士和撒丁王国先后开始漫长的征战,小的自相残之后,又开始大的。虽然当年困扰曹的粮食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但追求更好生活的人类又开始想各种方法完成一,欧洲的联盟就是很典型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