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唐朝最懒诗人,一生写了2首诗都成经典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若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有这么一首诗和一个诗人被人誉为“孤篇盖全唐”,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这个诗人就是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唐朝诗人张若虚。除了《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留下来的诗还有一首,那就是《代答闺梦还》。虽然张若虚只有两首诗传世,但是这两首诗都成为了唐朝最具代表的诗作。

  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曾经任职过兖州兵曹,一个很小的官职。但是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也是个谜一样的人,他生卒年不详。而且除了张若虚这个名字,没有任何称呼,因此我们并不能确定张若虚就是这个人的实名字。

image.png

  在《旧唐书》上,关于张若虚这个人的记载还非常的少,只是因为他和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而被史料寥寥写过了几笔。

  据说,张若虚写诗有个怪癖,说是他在写诗之前都会躺在床上,用被子捂出一身汗。等满身大汗的时候,再起来写诗,不打稿,直接一气呵成地写成。被称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有着它特有的魅力。

  

  首先,这首诗的平仄声韵是非常工整的。每一句话都是七个字,而且首句都会入韵,每四句话就会换一个韵,感觉整首诗就是一气呵成写成的。也就是这首诗在每四句话就换韵的时候,更是让韵随着意境的变化而更换。

  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都是在写景,从最开始江景的磅礴开阔到最后小绿洲上的朦胧景色,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因此在这几句话里,从最开始发声较明亮的平声,变化成了发声相对低沉的仄声。

  题目中的“春江”“花”“月”“夜”这样几个意象,也已经讲述完毕。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张若虚展开的第二重意境。

image.png

  虽然《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中的一篇,而且属于宫体诗中的一种,张若虚却没有按照通常的宫体诗一样,而是将人的生命和时间流逝相互较,并且在较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对这两方关系的思考。这里还是从平声转变到仄声,将情感收束起来。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又是张若虚根据前面铺陈出来的意境,展开的抒情。这里出现了扁舟、离人、明月、鸿雁、鱼龙,张若虚通过描写这些意象,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离情别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江潭落月复西斜”,这里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游子的离情别绪,又和整首诗的开头相呼应,月亮已经和最开始不同,已经逐渐西沉。

  也就是这里,张若虚将全诗的感情逐渐推到了最高点。全诗结尾“斜月沉沉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四句中,有三句中出现了月亮这个意向。

  有这么多还在外漂泊的人,有几个可以在这样的月色下和家人团聚呢?也正是在月亮的光辉下,才将这种情绪放大到了极致。

  也难怪这首诗可以成为“孤篇盖全唐”的千古名诗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