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王朝到底依据什么名字取名的 王朝为什么不用开国皇帝姓氏命名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王朝取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唐朝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宋朝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这两个朝代为何不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呢?
相信这个疑问,应该是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脑子中偶尔灵光一现的疑问,那么古时候王朝为何不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呢,是以什么为命名依据呢,今天小编来具体说说。
首先说一下,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直接以开国皇帝姓命名的情况。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南北朝的南朝陈,开国皇帝为陈霸先,不就是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的吗?
表面来看,王朝国号为“陈”,开国皇帝也姓陈,似乎的确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王朝的。
但其实并非如此,陈霸先在建立南朝陈之前,身为南梁大将,在一步步掌握大权的过程之中,先后被封为陈公、陈王,所以梁敬帝把皇位禅让给了陈王陈霸先以后,陈霸先自然是按照之前传,以陈为国号,而不是以姓为国号。
还有人认为掌握大权的陈霸先是故意将封地选择为“南豫州之陈留、南丹阳、宣城,扬州之吴兴、东阳、新安、新宁,南徐
州之义兴,江州之鄱阳、临川十郡,封公为陈公”。也就是说故意选择陈留为自己封地,为以后以姓为国号打下基础,以这种方式达到以“陈”姓为国号的目的。
但是不论怎么说,南朝陈并非是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的,即便开国皇帝陈霸先有着以姓为国号的小心思,但也是按照正常程序达到的,而不是不按规矩,直接以姓为国号的。
所以说在中国古时候,就没有以开国皇帝的姓来命名王朝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理由是很多的,但是千言万语,归之于一句话,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历代不会做出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的事情,这样一来,很明显的有着一种土包子的既视感,没人会这么干的。
接下来再来说说古时候王朝命名依据的几种情况。
一、以开国皇帝在前朝所封的爵邑为新朝国号
在中国古时候的改朝换代之中,流行禅让的方式,这样可以使新朝的政权合法性大大加强。
而一般改朝换代以后,新朝的开国皇帝,往往会以前朝所封的爵邑为新朝国号;诸如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是曹魏政权的晋王,所以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以后,定国号为晋。
像题目中提到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隋朝为唐国公,因此在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以后,以唐为国号。
还有前文提到的南朝陈也属于这种情况,开国皇帝陈霸先为南梁的陈王,所以在逼迫梁敬帝禅位以后,顺理成章的定国号为陈。
二、以起源地或者发迹地为国号
诸如秦朝的国号,最早秦人由于给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
到了秦襄公时期,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因此秦成为国号。
还有题目中提到的宋朝,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担任后周大将期间,担任了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在今天河南商丘,在古时候又称宋州,等到赵匡胤开国以后,可以说宋州是他的“龙潜之地”,所以立以“宋”为国号。
三、五行说
关于五行说,其实是一个较玄妙的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挺复杂的。
以宋朝来说,虽然国号有着根据发迹地命名之说,但是也有着五行之说。
像《宋史》中就记载:“有司言:国家受周禅,周木德,木生火,当以火德王,色尚赤,从之”。意思后周是木德,正所谓木生火,所以宋朝应是火德。而商丘是最早祭祀火神的地方,宋太祖赵匡胤又起家于此,因此以宋为国号,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关于明朝、清朝的国号由来,也有着五行说的说法。
四、套近乎,硬凑关系式命名国号
诸如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刘渊,自称与汉朝有亲戚关系,所以国号为汉。
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可以视为这种情况,他以金朝后裔自居,为了表明承袭完颜氏的金朝,建立后金政权时,以金为国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
五、以特殊含义的文字来起名
诸如女人建立的金朝,有个说法是女人认为金是最好的金属,而辽国国名在契丹语中是镔铁的意思,所以以金为国号,必能克辽国。
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六、以古国名字为朝代之名
诸如周、秦、晋、齐、楚、燕什么的,以这些古时候强大政权为新朝国号。
这种情况多见于乱世,诸如五代十国乱世之中,后周太祖郭威以“周”为国号。因为以“周”为国号的太多了,为了区分开来,被后世称之为后周。
还有十六国乱世时期,诸如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等政权,因为国号重复,所以以前、后之类区分。
虽然这些政权不是百分之百因为以古国名命名,还有着原因。但大部分都是直接以古国名字命名,所以“周”、“秦”、“燕”等出现频率很高。
一般来说,大致就是以上六种王朝命名方式。当然也有不按套路出牌的,诸如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并没有明朝爵位在身,也没见讲究的,直接建立了大顺、大西政权。
明朝的国号,也较复杂。明朝开国之前,朱元璋曾经自立为吴王,按常理来说,开国以后,应以吴为国号,但结果却以明为国号;关于这点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跟小明王有关,有人认为跟五行说有关系,各有各的道理,也是没有盖棺定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