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正史编写这么缓慢?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辛亥后北洋清史馆曾花十余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清朝历史记载又是从哪来的?
其中一方面来自于《清实录》,也就是《大清历朝实录》。是由历朝的史官,记载皇帝举止言行、奏折、上谕、各地经济、军事、等等内容的一系列记录。还有一些地方志,包括省级、县级、甚至于某寺庙,如灵隐寺志等组成。再有就是一些文人写的书籍了,清代文人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修《艺文志》时,光书名就列了几十万字。当然还有很多国外记录清朝的历史,毕竟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尤其晚清,不管是战争还是贸易,都会有部分史料记录到外国人的书籍中。
那么,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多年了,为什么正史还没有编写完成呢?
大总袁世凯上任后的第三年就要给清朝编史,但一直没有正式成书,原因有二:
一是,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管一协调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史书的一性,然而时候编史,是各位学者在家里编的。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重复,以及零散,不一的状况出现。且各位学者的学识水平又不一,所有的稿件凑在一起,内容参差不齐,并不完整。
二是,由于清史稿并没有完成,且存在人为的美化清朝情况,后来的南京也想修书,奈何国家不稳定,战乱不断,最终未能实现。
就这样,三十八年,也没有把清史编出来,只完成了一部稿,名之《清史稿》。
编写清史有多困难?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好在2002年清史编纂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quot;新综合quot;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quot;三十一表quot;(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