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时候订婚礼仪的纳征 后来是怎么演变称彩礼的
还不知道:古时候订婚的网友们,
在中国古时候的婚姻形式中,重要也是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六礼”。
六礼是古时候礼制同样也是法律规定的缔结婚姻的必经程序,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其中的“纳征”,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彩礼。但与现在彩礼专指金钱不同,纳征一开始只是婚姻“六礼”之中的一种礼仪,虽然也有一些财货的意思在其中,但绝不是只看重财货。
那么为什么作为中国古时候订婚礼仪的纳征,会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彩礼呢?
一、“纳征”是婚姻六礼的核心,其中的“纳币”只是纳征的一部分,纳征的礼法意义在于对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礼记·士昏礼》中说:
“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
也就是说,作为古时候婚姻六礼的核心,纳征可以视作是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双方婚姻关系的最后一步。
这其中说到了一个“财”字,可以看做是古时候版的彩礼的意思,但与现在不同的是,古时候的纳征觉不单单以彩礼为重,实际上《周礼》之中还对于纳征的钱财数量,做了规定。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以前是没有钱作为货币的,所谓的纯帛,就是布,也可以看做是古时候的钱。《周礼》中说用来做彩礼的布帛,不能超过五两。
由此可以看出,在“纳征”之礼中,钱财的多寡,并不是最开始的衡量标准,而这份聘礼所代表的意义,才是纳征的核心。
如古时候纳征礼之中,需要送女方羊、雁、九子墨等物品,其中羊在古时候通祥,雁出入总是成双成对,九子墨则不用多说,象征着多子多福。可以看出,古时候纳征所用的物品,本意是祝福新婚夫妇,同时也代表着两家人对于婚姻和美的愿望。
那么在这其中,钱或者是纳币有什么寓意呢?
首先当然是表示对于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因为古时候女孩嫁人以后,就等于是男方的人了,从此以后不能轻易的回娘家,要为夫家持,所以用一些钱来表示对于女方父母的感谢,就是“纳币”的象征意义之一。
其二则是代表男方的财力,说白了就是告诉女方父母,不用担心女儿在夫家吃苦,夫家有能力养活女孩。
但不管是表示对女孩的感谢,还是对于女孩以后不会吃亏的承诺,显然不是钱的数量就能决定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用钱来计算,而女孩在男方会不会吃苦,也得看夫妻关系是否和睦。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古时候“纳征”最少在刚出现的时候,并不以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准。
二、隋唐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门第观念的减弱,是古时候“纳征”从象征意味,逐渐偏向具体彩礼多寡的根源所在
纳征演变为彩礼,说白了就是在古时候“纳征”诸物之中,像羊啊、雁啊这类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不再重要,而以金钱为主的“纳币”成为纳征的主要部分。
那么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当然第一个原因就是“钱”在生活之中的地位逐渐加重,在自然经济的中,物质资源相当有限,聘礼的给付主要出于礼节的要求,所以聘礼的象征意义更为重要,而非经济价值,无关乎钱财的多少。
随着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进步,封建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在唐代的基础上,宋代的商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财富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从而影响婚姻观念。
大家都注重钱财,而不注重礼仪的时候,婚姻之中的纳征之礼,自然会朝着纳币的思想转变。
其次对这种观念转变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则是古时候门第观念的减弱,隋唐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原本的世家门阀制度逐渐消失,与之相对应的婚姻观念,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世家门阀经济为主的时代,只要将女儿嫁入一个相对等的门阀,那么这个门阀所代表经济实力,礼仪制度等等,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证明这家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谱系之书。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随着士族门阀的消失,仅从一个人的小家上,你很难确定他的关系,经济实力,甚至未来女婿的人品,这时候,女方家长就要通过一种办法来促使男方对于女儿的重视程度,避免女儿在夫家受苦。
而大量的金钱就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毕竟以花了很多钱的彩礼娶回去一个新媳妇,如果她使她生病或者是夭亡的话,对于男方自己,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这种观念在今天的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但是在古时候这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毕竟那个年代是个父权,丈夫对于自己的妻子,是拥有绝对的权利的,女性在权力上的不对等,促使女方父母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女儿更重要一点。
三、奢靡攀的风气,“养儿防老”的传思想,是推动古时候“纳征“礼仪之中重“纳币”的两大动力
自“六礼”制度确立以来,婚姻缔结中送聘礼一直是我国广泛流行的婚嫁习俗。婚姻论财、聘礼奢靡已经成为我国婚嫁的传风俗。
风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传承和扩散性的现象。在时间上的传承性体现在历代都延续了聘礼的奢靡之风,上千年相沿不改。在空间上的扩散性体现在这种现象不只是地域性的,而是整个国家普遍的现象。
另外,封建末期,由于受外国商人奢侈习气的影响,沿海地区风俗更是益变化,侈靡之风甚一。
“粤俗之侈莫甚于洋商。道光间,邑人有充洋商者,十三行中所称严兴泰行者是也。衣服饮食习惯自然,见者争相慕效,靡然成风,俗遂渐趋于侈”。
无论皇室、富商还是民间受聘礼奢靡之风的不断影响,上行下效,民间也开始相互攀、炫耀财富的习气也逐渐蔓延开来,使得民风逐渐进入婚嫁奢靡,婚礼动辄数百金的攀风气。正是这种风俗的由俭入奢的变化,奠定了古时候婚姻论财、聘礼奢靡兴盛的民俗基础。
除此之外,从保障层面来讲,中国古时候封建礼教的增强,女儿出嫁后与娘家的法理关系逐渐被减弱,从实质上造成一种现象,就是父母将女儿养育到出嫁的年龄,然后去孝顺了人的父母。
且不提这种现象对于女性父母情感上的伤害,仅从人老了之后的赡养问题上来看,因为嫁出去的女儿对于自己父母的赡养义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这就促使女方父母在嫁女儿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
古时候毕竟不是现代,保障体系严重不发达,“养儿防老”的思想在整体层面接受度很高,既然养儿是为了防老,那么对嫁出去的女儿这个注定没办法给自己尽孝的身份,女方父母自然要提虑赡养费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古时候天价彩礼之中至少有一大部分,是父母提前收取的“赡养费用”,它不单单是彩礼。
奢靡的婚俗和“养儿防老”的集体意识,是中国古时候婚姻中的纳征之礼逐渐重金钱的两大主要推动力,共通过促使了中国古时候婚嫁习俗的转变。
四、结语
从现在来看,虽然聘礼奢靡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习俗,但是别让这些习俗观念为难了婚姻,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此,通过媒体树立正确的导向和正确的婚姻价值观,从观念上净化婚姻论财的不良风气,也许是唯一的办法。
此外,高额聘礼现象普遍发生在农村,原因之一是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女儿出嫁后,父母年老便无所依,从而女方家庭索取高额聘礼作为养老保障。
那么基于这种原因之上,想要杜绝天价彩礼的问题,紧风气引导显然是不够的,至少要从物质上解决这些人晚年养老的问题,才能说具备转变风气的基础。
参考文献:
《礼记·士昏礼》
《礼记·昏义》
《左传·隐公七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