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当初要掉袁盎 周勃下狱时袁盎为什么要替他求情

  对周勃袁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遂骂富人,弗与通。诸公闻之,皆多盎。——《汉书·传·爰盎晁错传》

  这是《汉书》中对汉朝贤臣袁盎的评价。

image.png

  于谦

  在历朝历代中,总有很多贤臣,如唐朝时期直言进谏的魏征,宋朝时期的清官包拯,明朝时期的能吏于谦,清朝时期的能臣张廷玉。他们在君主犯错的时候,不顾个人的安危,也要向皇帝进言,指正皇帝的错误。

  而除了上面几个朝代,朝代也有这样的贤臣,西汉袁盎就是其中一个。吕后时期,袁盎开始为西汉朝廷效力,当时诸吕作乱,袁盎看着诸吕为恶,痛心不已。这时丞相周勃接受汉高祖托孤重任,却任由吕氏作乱。

image.png

  袁盎

  等到吕后去世后,周勃和陈平聚集部队,诛诸吕,才最终平定了诸吕之乱。周勃和陈平扶立了代王刘恒为帝,史称“汉文帝”。汉文帝登基后,对于博学多才的袁盎很是欣赏,袁盎因此担任了中郎官的职务。

  绛侯周勃因为有拥戴之功,权势更加煊赫。当时汉文帝对周勃非常敬重,每次下朝都要目送绛侯先离开,自己和百官才会散朝。袁盎为人正直,看到绛侯在汉文帝面前是这种态度,非常不满。袁盎去到汉文帝宫中,就要周勃。

  袁盎对汉文帝说:“绛侯是国家的功臣,但不是国家的忠臣。”汉文帝问道:“爱卿,你为何这样讲?”袁盎说:“绛侯帮助高祖打下江山,肯定是国家的功臣,但是他在陛下面前耀武扬威,不是国家的忠臣。”

  袁盎接着说道:“诸吕为祸朝政十多年,百姓民不聊生,国家陷入危境。诸吕害皇子,谋取国家权力,肆意掠夺百姓田地,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汉文帝问道:“爱卿,你说的和绛侯有什么关系?”

image.png

  袁盎周勃

  袁盎说了一番诛心的话:

  “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

  袁盎说出了汉文帝不敢说的话,汉文帝此时刚刚入京,地位不稳,只能夸奖了袁盎一番,就让他回去了。而袁盎打小报告的事情,传到绛侯周勃那里,周勃当即找到袁盎,怒斥袁盎说:

  “吾与汝兄,今儿乃毁我!”

  周勃当即就要掉袁盎,还在左右拦了下来,周勃才没有一时冲动,死袁盎。周勃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袁盎则泰然自若,完全没有死里逃生的感觉。几个月后,汉文帝的亲信,掌握了京畿的兵权,朝堂文官上也安插了他的亲信。

image.png

  汉文帝

  汉文帝找到绛侯周勃,对周勃说:“丞相,你年纪大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你该歇一歇了。”周勃也明白汉文帝的意思,当晚写了奏折,请求辞官养老,汉文帝当即批准了。

  周勃回到封地后,担心自己功高震主,汉文帝会像刘邦死韩信一样,死自己。于是每天刀剑不离身,穿着盔甲,去会见客人。周勃怕什么来什么,有人上书参周勃秘密训练部队,准备起兵谋反。汉文帝当即派遣军队,把周勃押回长安,准备问斩。

image.png

  周勃被逮捕

  袁盎听说了消息,让人备好马车,去往宫中,劝谏汉文帝。汉文帝此时动了心,坚决要死绛侯周勃,朝堂众臣没有一个敢劝说的。而袁盎就是唯一一个替周勃说话的人,他说:“绛侯跟随高祖南征北战,战功卓越,怎能因为一句谣言,就害功臣呢?”《汉书》就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及绛侯就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诸公莫敢为言,唯盎明绛侯无罪。”

  袁盎不顾汉文帝心已动,不停地劝说汉文帝,让汉文帝迟迟下不了决断。周勃得以让人找到薄太后,让薄太后去找汉文帝求情,最终逃过了一劫。周勃出狱后,感念袁盎不计前嫌,雪中送炭救助自己,两人成为了生死之交。

  周勃因为袁盎自己,想要死袁盎,多亏左右拦住,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而等到周勃被人诬陷下狱后,文武百官都不敢惹怒汉文帝,给周勃求情。袁盎不计私仇,以国家大事为重,劝说了汉文帝,保全了周勃的性命,是汉文帝的贤臣。

image.png

  袁盎劝谏

  袁盎的劝谏可谓及时,如果周勃被,不仅是斩一个周勃的影响,周勃代表着汉朝功勋老臣们。汉文帝本是一个天下闻名的孝子,登基后,就开国功臣,将会留下什么样的骂名?袁盎的劝谏即保全了绛侯的性命,又把汉文帝从错误的泥潭中拉了出来。汉朝得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袁盎这个贤臣居功至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