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节下元节是怎么来的?关于下元节有什么历史记载?

  下元节是我们中国的传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又称“下元”。说起下元节,也许你会觉得有些陌生。那么下元节究竟是什么节?下元节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节,下元节,亦称“下元”丶“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image.png

  上元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民间所谓的“鬼节”,而下元节被人们遗忘的较久了,相关的民间风俗基本已经消失。

  节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原来谓是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节,下元节,亦称“下元”、“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时候又有朝廷是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期的规定。

image.png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用炉炼丹!

  节令食品

  饮食风俗是节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长期的、众多的节活动的实践中,形成了的、特殊的节令食品,诸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它同其它风俗习惯一样,作为民族的一种共同情感、共同心态.一着人们的节行为,对节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下元节也有其特的节令食品,以北京为例,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种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几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节令食品了。

image.png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厄,而信仰的那些古时候人民,或者说,虽不信仰却对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程度认同的老百姓,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与人生的安详。

  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人生感受、祈福、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节的范式不过是这种生命哲学的文化表达而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