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萧何和张良而没有韩信时,刘邦为什么打不过项羽?

  刘邦的故事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专业不对口,张良于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在具体行军布阵,战术作上是不擅长的,萧何是内政型人才,足兵足食,处理内部关系,稳定后方是其所长。

  用刘邦自己的话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image.png

  张良和萧何的长处和不足

  刘邦可谓知人任,很清楚三人的作用和能力,张良不能带兵,出谋划策也更多在战略方面和方面孤立项羽,拉拢诸侯这是张良的功绩,因此在大势方面刘邦虽然屡败屡战却越打朋友越多,而楚国却面临众叛亲离,特别是英布也被刘邦拉拢过去之后,可谓孤家寡人。

  在刘邦有固定的地盘汉中、巴蜀之后,萧何是没有跟随刘邦在前线,正因为大后方有一个稳定的萧何,才保证了刘邦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项羽所面对的粮道被袭击的危险。有张良和萧何只是保证了刘邦不会一败涂地,但却无用武之地。在被项羽关到蜀中之后,刘邦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出蜀,夺取关中。

image.png

  这是张良和萧何所不能办到的,张良除了一开始跟随韩王信的时候带过几千人的军队打游击,后面几乎再也没有亲自领兵的经历。萧何就更没有带兵经验了,他们还不如刘邦自己,韩信说刘邦是能带领十万军队的,而自己是多多益。但是其实后面韩信还说了,大王于将将,而自己于将兵。因此韩信其实在人情世故上没那么白痴,当然这是题外话。

  韩信的关键作用

  韩信在萧何的一力举荐下,刘邦最终听从建议,登台拜将给予了韩信武将的最高荣誉。但实际上刘邦对韩信的才能还是有所怀疑的,还定三秦,韩信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实际上带兵作战的是刘邦自己。不过这一次之后,刘邦应该是较信服韩信了,之后在和项羽鏖战的时候,听从韩信的意见,给韩信三万军队北上开辟第二战场,又派遣使者安抚彭越,拉拢英布最终形成合围项羽的局面。

image.png

  实际上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早被项羽打败了,在和项羽的几次交战中,刘邦都输的很惨,很多次都调遣韩信的军队过来补充兵力,只留下新兵给韩信。那么韩信打的都是软柿子吗?其实也不然,齐国田荣一直是项羽认为的心腹之患,在刘邦表示安分守己回自己的汉中,还烧了栈道的时候,项羽就不把刘邦当做重要的敌人看待了,以为留下三秦的诸侯就足以抵挡刘邦。因此将重心和主力都调到了齐国平叛,然而刘邦很快平定三秦,拉起56万人马打起项羽的首都彭城,结果项羽火急火燎的带了三万骑兵回来,打的刘邦几次孩子,老婆和父亲都被项羽抓住了。

  因此韩信所面临的局面极复杂,又有威胁,但是韩信就是依自己天才般的军事才能逐渐平定北方,包抄项羽,项羽派遣大将龙且,结果被韩信采取水淹之计打败斩。顺利完成包围圈,最终十面埋伏促使项羽乌江自刎。

  萧何、韩信、张良缺一不可

  韩信无疑是灭楚中最为耀眼的明显,但萧何和张良也是刘邦能成功的保证。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么无疑刘邦根本无缘和项羽争雄,刘邦手下的武将和项羽手下的武将几乎是一流和二流的对,樊哙、夏侯婴、周勃等等这些人和项羽手下的龙且、英布、虞子期、钟离昧相都是远远不如的。几乎不能当一面,因此可以看到刘邦每次都是亲自带兵的,因为人还不如他自己呢。

image.png

  萧何的赏识和推荐是韩信得以被发现的重要一环,萧何保证粮也是韩信能战胜敌人,刘邦能苟延残喘的保证。而张良在鸿门宴上保护了刘邦,还拉拢到了陈平,让刘邦能取得项羽一定的信任,得以封为汉王,又用计谋促使项羽定都彭城,拉拢彭越和英布也出力甚多。

  在上阻止了刘邦差点分封将领为诸侯,还和陈平一起提醒了刘邦谨慎处理韩信要当假齐王的危机。

  因此刘邦能成功,这三人的功绩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刘邦自己也认为“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