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废黜李承乾和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
对唐太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册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同时大赦天下。并对宰执大臣们公开表态:
“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资治通鉴》
这段话,基本就把为何立李治为放弃李承乾和李泰的表面原因说明了。
我们可以从头至尾将这件事分析一下。
1、 鹬蚌相斗
这事儿其实李世民要负责,由于李世民疼爱李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李泰夺嫡的气焰。于是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不断,这才让李承乾铤而走险。
贞观十七年三月,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祐,其败亡后,马上牵扯出了太子预谋谋反一案,结果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汉王李元昌被赐死、功臣侯君集被斩。与此同时,李泰开始蠢蠢欲动,结果心急的李泰先是打悲情牌(未来子立李治)而后又恐吓李治(李治与李元昌交好),结果这让本属意李泰的李世民开始动摇。
2、 晋王仁厚
太子被废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只有李泰和李治了。结果引发了朝廷的大辩论,支持双方的都各执一词。结果褚遂良的一席话点醒了李世民:
“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资治通鉴》
禇遂良一针见血地点破了李泰的虚伪和矫情。他提醒皇帝,不会有人在当上皇帝后主动掉自己的,让位给弟弟。这种说法绝对违背人性,所以不可听信。禇遂良又警告皇帝,一旦魏王当上天子,李承乾和李治恐怕都会被李泰斩除根,皇帝你想立魏王,可你有没有考虑过会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于是才有了李世民在本文开始的那一席话,李治的良让他登上了太子之位。
3、 新旧之争
与其说李世民选择了李治,不如说李世民选择了其背后的集团。
支持李泰的势力,都是一些朝廷新贵。其中多有元勋子弟,如杜如晦之弟杜楚客、柴绍之子柴令武、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可想而知,假如由李泰继承皇位,这帮少壮派就成了拥立新君的首功之臣,未来的天下将会是他们的。
有新人笑,就有旧人哭。老派势力是不会妥协的。于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战队李治。
褚遂良一生刚正不阿,他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国家,这就不提了。
长孙无忌则认为李泰非常强势,且年龄较长,而李治年龄小,性格柔弱,易于掌控。他试图在后掌握朝政大权,这就是长孙无忌拥立李治的深层动机。
而李勣呢,李治在六岁时治就被授予并州大都督一职,而负责代替李治行使职权的人就是李勣。他当时的职务是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以严格说来,李勣算得上是晋王李治的“故吏”。他在并州取得的政绩,既是他自己的,也可以算是李治的,因而从一定程度上说,他们二者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在这场储位之争中,李勣站在了晋王这边的。后来这位李勣还在武昭仪立后的时期上帮助了李治,当然这是后话了。
长孙无忌是元勋老臣的代表,禇遂良是新秀的代表,而李勣则是军方人物的代表。所以李世民最终选择李治也就可以理解了。这样意味着,李泰背后的势力必然要打击,而打击李泰一个人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李世民最终选择了这些老战友,其实也是为了实现贞观之治的路线能够执行下去,这是李世动选择的一种走向,也是他接受的一种既成事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