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一场闹剧到底是怎么样的 竟然能让乾隆都瑟瑟发抖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时期的一场闹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也是中国由盛转衰的一个时期,中国从康乾盛世之后就开始了走下坡路,直到近代一点点被列强无数次蹂躏。
但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时表面的繁荣,其实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就像是个充满压力的高压锅,内部早已混乱不堪,外面却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镀金时代。
在这个镀金时代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帝国的管理显得有些滞后和野蛮,在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之前,农业又无法承载那么多的富裕劳动力,帝国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无业游民,而这些无业游民给又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应诉。
发生在乾隆时期著名的叫魂案就是有无业游民引起的,这种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轰轰烈烈的叫魂案,上上下下各级官员和皇帝都深深的卷入其中,最后又收场了事,这件事就像盛事之下的一丝阴影,从中可以窥探到乾隆时期最实的官场和民间的状态。
今天我们就来深挖一下当年那场闹剧背后到底隐着什么让乾隆皇帝都瑟瑟发抖的东西。
(1)又是干工程
中国历史上因为干工程引发的很多,如秦朝末年的大泽乡,隋朝休大运河,元朝的黄河决堤修黄河,从而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只要是人都聚在一起,一来是容易出事,另一个就是人多的时候谣言就特别容易传播。
干工程容易出事不仅是在王朝末年,太平光景下照样出问题,乾隆三十三年一月下旬的一天,浙江德清县这个地方因为要前段时间的大雨导致桥梁损毁,县老层层上报之后,终于开始了桥梁修复工程,这里面就有一个姓吴的石匠。
这天从乡下跑来一个姓沈的农夫,请他把一张写有人名字的符贴在桥桩子上,这样砸桥的时候,通过一下又有一下的敲打,就能把写有名字的那个人灵魂震一致与死亡。
这个沈农夫写下的名字是他的侄儿,据说是这个侄儿对他很不好,沈农夫这才出此下策,因为古时候人们普遍相信类似于这类的巫术,并且相信人的和离魂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分离的,最经典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也是通过写名字的小人往身上扎,一次来达到让对方疼痛或者生病的目的。
由于对这种巫术的长久的相信,心地良的吴石匠很快意识到这个沈农夫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于是便很快向当地的地保报告了这件事,这个沈农夫很快就被带到了德清县县太那里。
科举制度经过千年的演变,到了清朝已经很发达和完备了,所以下令这个级别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儒生出生,德清县的大老也不列外。
出于对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信奉,高级别的知识分子对于这种巫术都是采敬而远之的态度,再加上又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损害,县太把这个沈农夫打了二十大板当做普通的小事就给放了。没想到就是这件小事层层上报之后,成了1768年席卷半个中国的叫魂案的开始。
(2)各地叫魂案突然增多
从这件小事开始,各地的类似的叫魂案不断增多,案发地点从浙江蔓延到江苏、山东、湖北、安徽,以及河南、河北,最后到了北京,总共涉及十来个省市,作案嫌疑人从和尚、乞丐,到术士、农妇,可谓啥样的人都有,并且以流动人员为主。
这些案件越来越多,无奈之下地方上只能层层上报,最后汇集到中央,一开始乾隆皇帝也没当回事,直到发生了一起企图剪头发的叫魂案,这一下子引起了嗅觉灵敏的乾隆皇帝的注意。
案子本身很简单,有几个外来乞讨的僧人,一天聚集在集市上看杂耍,突然一个十岁的小孩指正其中的一名僧人说,有可能是他企图剪他的头发。
根据原始的案件档案记载,小孩说的就是有人从背后企图剪他的头发,但是没有得逞,他也没看清这个人是谁,但是出于对外来人的不信任和恐惧,人们还是很快将和尚扭送到了官府,并最终在和尚的包袱里搜到了几把剪刀,尽管和尚一再解释这几把剪刀是自己的,死后自己才做了和尚出来乞讨。
这里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和尚的身份问题,清朝雍正之后,出于对假和尚的担忧,官方几乎不再发放新的度牒,也就是官方认可的和尚身份的证明文件,但是民间很多底层人,因为天灾或者疾病等原因,很容易沦为赤贫,要么做乞丐要么做和尚,尤其是在民间和尚和乞丐其实都差不多。
这种和尚就是属于官方并不认可的“假和尚”,也并非完全是冒充和尚,这种都是找了一个寺庙来剃度,但是寺庙本身有无法养活那么多和尚,所以只能出远门乞讨,但本身他们的和尚身份又是得不到官方承认的,乾隆时期因为对和尚等级制度的几乎形同虚设,造成了大量的这种半半假的和尚出现,裹杂的乞讨的队伍之中。
这件小事之所以会一起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是因为里面包含了里面清朝皇帝最为重视的一个因素,辫子问题,尤其和当和尚和辫子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件事就从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变成了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
因为清朝剃发令的颁布,很多人不愿意剃发的都把头剃光,所以出现了很多假和尚,雍正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经颁布过看是否是和尚就看他头上有没有结疤,以及结疤是否是新的等等,所以这就造成了原本结疤并非强制性的受戒措施,变成了在清朝结疤成了正式和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乾隆皇帝自认为是十全武功,自视甚高当然他的能力也确实后面的那些皇帝都强,面对剪发这个因素,乾隆皇帝突然认起来,面对这个国本问题,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大意,乾隆下令严查各地的叫魂案件,一定要把幕后的黑手给抓起来。
因为在乾隆看来,全国这么多叫魂案,背后一定有黑手在推动。
(3)乾隆皇帝不简单
古时候中国很多事情,不管多么荒诞不经,但是只要皇帝一插手直接干预,后果往往都是很严重的,这次乾隆皇帝下旨严查,同样是给官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但是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不是刚入关时候的那个样子了,当时清朝政权已经建立一百多年了,各项制度人员选拔已经较稳定,随着天下逐渐太平,好子过了时间久了,当时官场的风气、地方官员的行为,开始慢慢回到明末时期的官场套路。
清朝有句非常有名的官场生存法则,那就是多磕头少说话,没出大事的时候尽量息事宁人,确保自己的官职升迁和优越奢侈的生活;一旦出了大事被朝廷关注,就要么推脱责任、要么争相邀功,上下左右相互欺骗、相互推诿,成了当时官场的潜规则。
在这种大环境下,加上各级官员本身就对叫魂这种事情,不是那么相信,毕竟官员都是读书人,大家信奉的都是儒家的那一套,对于鬼神基本上就是敬而远之,或者说是神道设教的目的,那些神呀鬼呀的都是混弄百姓的东西,当官的的信了,那可就是把自己套进去了。
于是各级官吏虽然表面上非常卖力,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这让乾隆皇帝很生气,这个自视甚高的皇帝,心里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他已经意识到,这些当官的做官时间长了,已经彻底沾上上了奢靡的风气,忘记了当初是如何打下的江山。
借着这件事乾隆也先好好整顿一下江南官场,因为江南一直都是清朝最看重的地区,同时也是曾经反抗最激烈的的确。乾隆皇帝下令以玩忽职守罪名查办了两江总督,以及江苏、安徽、浙江、前江等地的巡抚,一大批县官因此被革职。
这其中一个满族官员最有代表意义,那就是当时的山西巡抚苏尔德,本来满族官员是清朝皇帝最信任的人,但是乾隆认皇帝为他长期在江南当官,沾染上了太多奢靡的坏毛病,又在查办叫魂案中拖延,一怒之下,趁机把他贬官发配到遥远的新疆了。
在乾隆皇帝的雷厉风行之下,各地类似的案件终于像雪花一向向朝廷飞来,乾隆皇帝要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同时又可以借着这个案子整顿一下官场,各级官员们自然是战战兢兢,为了完成任务,各地屈打成招的事情非常普遍,关于叫魂这件事的幕后黑手也开始慢慢浮出水面。
当然乾隆皇帝心中的幕后黑手和实的幕后黑手肯定是不一样的。
(4)底层民众的恐慌
叫魂案产生的原因,本质上就是康乾时期中国人口的一个大爆发,人口数字从一亿五千万增长到近三亿人口,短时间内增加这么多人口,但是耕地面积并不会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加,于是益增长的人口就面临这一种随时会陷入赤贫的一种焦虑。
但是即便是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农民也得用尽最大力气来劳作,并且因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大量的人口开始参与到生产分工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是传意义上的农民,他们参与各类商品的生产,最终成为所有商品关系链条中,最底层也是最脆弱的那一环,稍有不慎就会向下滑动,成为乞丐或者流民。
人口大爆发的情况下,大家就更加看重资源,本来就安土重迁的劳动人民,面对不得不四处乞讨的流民,心中的敌意可想而知,只要稍有风吹动,人们的恐慌情绪就很容易被激发。
都不要说古时候消息闭塞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这些原因,对于流言的恐慌是根治与人类基因之中的,因为远古,一旦听到有人说狼来了,大家一定会跟着跑,那些有思考能力的人类,大多数都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被吃掉了,因为你根本没有看见狼就要跑,十次哪怕有一次是的你就要面对灭顶之灾。
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形成了很容易相信谣言的心里机制,因为那些有思考能力的猿人都死光了,我们就是那些容易相信谣言的后代,这就是所谓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没几年前的抢购食盐可以防核辐射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谣言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存在。
今天的人们尚且如此,生活在清朝的人就更容易相信这类谣言,尤其是这种无法证实的说法,叫魂案可能谁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哪个人的就被勾走了魂魄,但鬼的威力就在于大家谁也没有见过鬼,但所有人只要一说起鬼,似乎都害怕的不行。
这就是整个叫魂案件产生的民众记住,上流民与本地居民的冲突,本质上反应着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加上叫魂这种无法证实的事件,民间所谓的叫魂案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5)官僚的作风
中国古时候虽然一直以皇帝为最高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清朝时期,皇权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但是作为一套运行了几千年的体制,皇帝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一直维持,也是了大量的文官系的支持和制约,尤其是那些位极人臣的儒家士大夫的态度,对于皇权的制约非常重要。
叫魂这场闹剧,最终的终结者就是刘勋,这个人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他较出名,就是前些年大火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的刘墉他,这个刘勋也是后来乾隆皇帝搞禅让大典的主要参与者,要不是刘勋最后时刻的果断和坚持,说不定禅让大典就会闹出笑话。
对于进入内阁的刘勋来说,他对下面报上来的各种按键,看一眼就知道里面的猫腻,刘勋是,能进入内阁那都是从基层官员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下面官员的各种小九九,在刘勋眼里那是一清二楚,最终上报的朝廷的所谓叫魂案的幕后黑手,明显一看就是受过严刑拷打的,从他们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他们完全不可能是什么能够成大事的事,不过就是一些被各级官员拿来充数可怜的乞丐和尚流民罢了。
古时候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像乾隆这样自以为是明君的人,越是能力强的人越不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越是好面子,面对如此明显的冤假错案,如何让皇帝明白,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去了,一个弄不好刘勋不但事没办好,人头还有肯能随时落地。
官场老狐狸自然有的是办法对付皇帝,对付乾隆这种勤政的皇帝,自然就用勤奋的方法,刘勋把军机处审理这些叫魂案的纪要全部一股脑交给乾隆,还故意强调了里面前后矛盾的情节,以乾隆处理事务的老到,不可能看不出来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
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刘勋就拉着傅恒跑到承德避暑山庄去向乾隆皇帝报告这件事了,傅恒是乾隆皇帝的小舅子,是满清贵胄,拉着她皇帝就算万一发火,也多少会给傅恒一点面子的。
果然不出刘勋所料,聪明的乾隆皇帝已经明白了所谓的叫魂,不过是一场底层民众恐慌和相互诬告加上各级官员屈打成招的一场闹剧而已,再这样闹腾下去肯定是弊大于利的,在有效的劝说之后,乾隆皇帝悄无声息的停止了对各地叫魂案件的调查工作,同时也处理了一批朝廷官员。
就这样,一场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折腾了十个月之久的叫魂案告一段落了,作为官僚的刘勋也作到了自己应该做的,做到这个位置就不能是完全的迎合皇帝的意思,还必须对皇帝的言行做出一定的制约,这才是一个传的儒家士大夫应该做的,刘勋没有辱没士大夫这个名号。
总结:一个小小的案件,最终演变成一个席卷全国的运动,这反应出清朝中叶矛盾已经开始加剧,官场已经不堪,只不过在康乾盛世下不容易被人察觉,过了乾隆朝一切的败像就彻底开始显露无疑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