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通缉令画像水平如此之差 为什么往往总是能被抓获归案
古时候通缉令为什么能找到犯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照相机发明之前,古人要想留下属于自己的相貌,那就全得仰仗各位画家了。皇帝或者知名大臣自然不必说,他们的画像是由画家所提供的,和人应该不会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古时候想要通缉犯人的话,那么官兵们临时聘请的画家可就不是那么谱。也许一个笔误,通缉令上的人物画像就走了样,那么在如此之差的画像水平之下,为什么通缉犯往往还是能被抓获归案呢?
这就要从通缉令上所写的东西说起了。通常来说,中国古时候要想抓一个人,通常会将他面部的具体特征和平时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详细描述,而画像充其量只是一个参考作用,就跟现在画着的红烧牛肉面里面没有牛肉一样,一切还是以白纸黑字为主。尽管在中国古时候,老百姓的识字率只有5%作用,但是围观群众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秀才识字,根据图文结合,通缉犯是很难混迹在人群之中不被百姓发现的。
其次,通缉令上有着一句很厉害的话,那就是谁敢包庇罪犯,通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百姓就算是在街上发现通缉犯,也是绝对不敢私罪犯的,因为弄不好就会把自己一家几口赔进去,如果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和罪犯一起被株连九族。秦汉以来,“连坐”和“族诛”的推行,使得通缉犯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只能在老百姓的冷眼旁观之中束手就擒。
最后,凡是能够上通缉令的人物,官方也会给出非常高额的悬赏,动不动就是“赏银输数万两”,要知道,在中国古时候,一两银子的力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600块,就算按照最低的一万两来计算,那也是数百万的巨额奖金。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贫苦的老百姓自然是见钱眼开,因为这样一大笔钱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在重金的趋势之下,大部分老百姓的心肠都会向铁一样建议,不但会主动帮助官府扭送那些看起来像是嫌疑犯的的人,并且还会发动自己的家人一起去寻找通缉犯,在这样一张天罗地网之下,通缉犯要想逃出生天,除非能够官府更狠,出更高的价钱买自己的一条性命,否则最终的下场就是在人民群众的大海之中被彻底击败,最终成为官府的阶下囚。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