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吴文化的宗祖,为了让侄子继位竟愿意逃到蛮荒之地
对泰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商是被周灭掉的,在商朝末年的时候,周已经渐渐强大起来,实力在商朝的各个方国中是高居榜首的,但如果是要跟商朝扳手腕,那还差得远呢。
而周要是想继续变强,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继承人要选对。从古至今,偌大的家底被败家子很快就被败光的例子皆是,刚刚发达起来的周要是选错继承人,别说崛起,能不能长久都是个问题。
这时候,周的首领是古公亶父,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就是在他治下,周的实力才不断增长,为周王朝打下基础,所以他死后被称为周太王。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是傻蛋,他深知继承者的重要性,老早就对自己的三个进行考察,一直持续到他年老以后。
由于周濒临夷狄,周族经常受到夷狄扰,再加上古公亶父教子有方,他的三个都很不错,尤其是嫡长子泰伯,才智德行都很卓越,帮助古公亶父治国理政,深得臣子们的拥戴。不过,古公亶父长寿,等到他年老时,他的孙子都已,秉着再看下一代的想法,他也观察起孙辈们。
不看不要紧,一看他就犯难了。在孙辈中,他发现一个泰伯更加适合继承王位的人,这个人,就是昌。昌从小才华过人,深得古公亶父喜欢,古公亶父认为周族如果要兴起,应该就在昌手里。于是,古公亶父动了传位给昌的念头。
但他不是朱元璋,当时也没有直接传位给孙子的先例,关键是,昌的父亲季历也还活着,而问题就是,季历是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周人的规矩是传长不传幼,泰伯和第二子仲雍都还在(关键都很贤能),古公亶父也不好废长立幼,这事也就被他在心里。
但是古公亶父小看了,泰伯辅佐他这么多年,对他实在是太了解了,即便他把传位给季历再传给昌的念头得很好,泰伯还是察觉到了。这个时候,古公亶父已经基本放弃这个念头,泰伯身为长子,如果他想继位的话,都不用做什么,等着就可以了。
但是泰伯之所以名扬青史,就是因为他不是那样的人。
恰好,泰伯对侄子们也很是关注,昌是怎样的人他很清楚,对于父亲的决定他也很是赞同,同时他也知道父亲的难处。为了帮父亲解决这个难处,他去找弟弟仲雍,商量着远走他乡,把位子让给季历。
贤人之所以是贤人,就是因为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为了国家未来,王位算什么。仲雍一听大哥的打算,立刻就点头应允。事不宜迟,哥俩个拿上几身衣服,撒腿就跑,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逃亡。
说是逃亡还不为过,当时华夏族的主要聚居地还在黄河流域,周边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文明相对落后甚至没有文明。泰伯兄弟俩要让周人找不到,自然不能在黄河流域晃荡,不然古公亶父出面请人帮忙,他们分分钟就得被拎回来。
从泰伯和仲雍选择逃亡而不是来看,他们虽然让位了,但是不会傻乎乎的。中原不能待,北面和西面的夷狄和周族没少掐架,去那里是找死,而东边的东夷,一来太远,说不定还没到就被带回来,二来东夷还挺剽悍,敢跟商朝对着干,不太安全。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南方了。
周族所在的西岐在今陕西,泰伯两人身体也是倍儿棒,一路从陕西跑到长江流域,传说是跑到了江苏无锡。并且为了断周人的念想,他们还文身断发,表示归于蛮族,不可以继承君位。
泰伯的让位之举被当地的土著居民知道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土著居民认为泰伯有德义,纷纷表示愿意追随泰伯。他们还拥立泰伯为当地的君主,泰伯就依着这一批居民建国,国号quot;句吴quot;,泰伯由此成为吴太伯,被誉为吴国之祖。
泰伯立国后,在当地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最后融合当地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吴文化,泰伯由此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此外,泰伯还组织人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地居民摆脱刀耕火种的落后时代,开始进入农耕文明。
泰伯流芳百世,同样高风亮节的仲雍自然也不会默默无闻。他辅佐泰伯治理句吴,也出了很大力气,之后泰伯去世,由于兄长无子,仲雍因此继位。他延续着泰伯的政策,精心治理吴地。
回过头来看中原,古公亶父如愿以偿,死后传位给季历,季历死后又传位给昌,昌就是周文王。之后就是老生常谈了,周文王传位给周武王,周武王灭商,周终于成就大业。
周武王灭商后,开始分封诸侯,他派人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人,最后找到仲雍的曾孙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周章被周朝正式册封为吴国君主,虞仲被封为虞国君主。
仁义有报,泰伯兄弟俩的让位,不仅助力成就了周的大业,同时,也福泽子孙。不过,他们最大的成就,还是建立了句吴,对江南进行了开发,此功德无量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