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的臣这么有才华?有才华是臣必备的吗?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历史上有哪些有才华的臣,欢迎关注哦。

  古时候有非常多的臣,他们的形象在后世也一直都是遭到无数人唾弃的,而且如果生为这些人的后代,或很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抬不起头的感觉。不过,有一些臣,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怎么样,很多人嫌弃,但是他们的确是有很高的才华的。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个非常有才的臣,你又能想到哪些人呢?

image.png

  在中国古时候,选拔人才时,通常要求“德才兼备”。在东汉末年的三国乱世,曹为了选拔人才,首次提出“唯才是举”。可以说,盛世要求“德才兼备”,乱世追求“唯才是举”。

  如今,在文艺圈里,大家都听过一个词,评价老一辈艺术家通常会说“德艺双馨”,其实就是“德才兼备”。当然,现实情况大家都知道,德艺双馨之人何其稀罕,不出事都是德艺双馨,一出事都是险恶小人。事实上,在权力场或名利场上,想要找到德才兼备之人,可谓难之又难。古往今来,有些人才高八斗,但品行却极为不堪。本文重点讲述的是三个大臣,其声名狼藉不堪,但作品却家喻户晓。

  1.蔡京(1047—1126)

  蔡京是福建莆田人,北宋的权相,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17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他为相时,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将北宋王朝推向了末路,所以被骂为“六贼之首”。可以说,如果不是蔡京,北宋未必会灭亡。然而,这样一个遗臭万年的大臣,却写了一副好字,自成一家。甚至可以说,蔡京最大的才能就是书法。

  谈起宋朝的书法,有四个人不得不提,即“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中,蔡襄是蔡京的弟弟。看起来,这其中没有蔡京,但实际上因为蔡京是大臣,所以就被宋朝人换成了蔡襄。米芾就曾公开的说过,他的书法不如蔡京和蔡襄,应该排在第五,前四分别是:苏轼、黄庭坚、蔡京、蔡襄。当然,最终蔡京也很凄惨,80岁之后被流放3000里。因为百姓都知道他是大臣,所以不卖东西给他吃,以至于他被活活饿死。死后也没有棺木,后来就被埋进了专门收葬无家可归者的漏泽园中。

  2.秦桧(1090—1155)

  秦桧是江苏南京人,属于贼+权臣弄臣。关于他的事迹,实在不需要多说,大家都略有了解。其中,最大的恶行是死岳飞。虽说如今不少人为秦桧翻案,人为岳飞之死,关键在于赵构,但秦桧是清白的好鸟吗?

  秦桧虽说人品恶劣,但却是大宋的状元。能在茫茫的读书人中,出血路成为状元,何等不易,由此可见此人的水平之高。更为惊人的是,秦桧书法造诣非常高,并创了“宋体字”。

  原来,秦桧在处理公文时,发现公文的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不利于辨认。于是,秦桧就潜心研究,创出了一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这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宋体字”。时至今,“宋体字”仍是应用最广的字体,它为汉字的普及、传播功不可没。在这一点上,秦桧功不可没。本来,应该按照习惯称之为“秦体字”,但因为秦桧是大臣,所以大家就将之命名为“宋体字”了。

image.png

  3.严嵩(1480—1567)

  严嵩是江西新余人,从小就是神童,后考中进士,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在严嵩63岁之后,才拜相入阁,此后就一直专权20年。

  在这段时间里,严嵩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大肆敛财,可谓无恶不作。关于严嵩,最有名的一个名词叫“青词宰相”,说他青词写的好,以至于深得嘉靖皇帝的喜欢,所以才能一直屹立不倒。当然,关于严嵩写青词,后人认为是他严世藩代笔。

  鲜为人知的是,严嵩其实在书法水平上,名气更大。有一个事迹,即:严嵩给北京贡院的匾额上题了“至公堂”三个字,到了清朝,乾隆觉得这三个字是臣所写,想换一换,结果无论让谁写,都不过严嵩的,只能作罢。诡异的是,严嵩有一句遗言,叫做“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从这句话上可以看出,严嵩自认为是个君子,有报国之志,并非臣。然而,从历史现实来看,严嵩绝对是个大臣。

  4.后记

  以上三个有才无德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书法水平高超。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有人说“字如其人”,那么这些臣的字却非常漂亮,一点都不想他们的为人那么邪。

image.png

  为何如此?其实,从严嵩的例子可看出一些端倪,即:古时候即便是臣,也有自己做臣的理论基础,甚至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为了报国。所以,历史评价以上三人是臣,但他们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反而坦荡的认为是为国为民。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字看起来也很坦荡,充满了正气。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有必要对臣理性分析,与其痛骂他们,不如分析他们之所以那么做的理由。

  历史上有这么一句话,“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元朝和清朝才能被读书人视为正。然而,这句话是宋末元初的许衡创造出来,成为汉的理论基础。在此之前,讲究的是“华夷之辨”。正因为有这句话,所以后来才有那么多理直气壮的汉。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以上三个汉,或许他们也有自己“做臣”的理直气壮理由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