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王大臣会议为什么会被取缔?相是什么

  议政王大臣会议为什么会被取缔,这是很多读者都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议政王大臣会议属于满洲传之一,或者说是早期满洲封建制度的一种体现。在清朝早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室一个较重要的决策机构,是君主和贵族共治的一种体现。只不过,随着满洲逐渐汉化,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

image.png

  但是,在皇太极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要性就逐渐降低。因为皇太极要的不是满洲大汗,而是天下共主,是君主集权。

  所以,皇太极通过扩大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规模削弱了代等三大贝勒的权势,通过拔高汉族知识分子地位、组建文管集团的方式来打压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

  而且,清朝入关后,国家行政运转逐渐和明朝一致,君主制度得以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彻底成了摆设,只不过是满洲传的一个象征罢了,早已不是决策机构。因为君主制度下,决策只能由君主一人乾纲断,这也就是皇权。

  同时,康熙的南书房、雍正的军机处都成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辅助皇帝进行决策,同时打击那些满洲军事贵族,让他们收起满洲传的架子,老老实实的给皇帝当文官,别想像以前那样还要分享皇权。

image.png

  说实话,君主和贵族共治的好处是决策不用依赖于君主的个人水平,大家开会讨论,总能讨论出个一二三来。但是这套对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的欧洲来说较好用,但是对农业文明得古典中国来说却水土不服,因为元朝就是完蛋在共治这一点上,所以明清君主是逐渐加强。

  不过好在近代前清朝诸帝的个人素质都不错,就连洋人都惊叹清朝皇帝怎么能凭借个人素养把一个庞大的帝国治理的井井有条。

  所以,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摆设在乾隆年间彻底成为历史,同时,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废除也可以视为满洲彻底汉化的一个标志。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