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手中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难怪有人会对他告策反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岳钟琪,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岳钟琪是清朝期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的名将,虽是却颇受重用,曾任宁远大将军,领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军务,手下兵多将广,最多时领16万大军。
除了带兵打仗外,岳钟琪还当过川陕总督、兵部尚书、四川提督等封疆大吏,手中的权力不可谓不大。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可不,居然有人对他搞起了策反,忽悠他利用手中的兵权去推翻雍正皇帝!之所以选择岳钟琪,一来是他实打实握有实权,二来则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世不一般,乃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
岳飞以抗金出名,而满清和金国一样,都是由女人建立的政权,原来努尔哈赤建国的称号是大金汗国,史称“后金”,可以算是和金国一脉相承。
于是意图反清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作为岳飞的后裔,岳钟琪也应该像岳飞抗金那样抗击满清,否则就是不肖儿孙。如果岳钟琪一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没关系,有人会唤醒他应该从祖宗那里“继承来的家国意识”。
雍正五年,有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子在成都街头赤足狂奔,口中高声叫道“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了!”当地官府大惊,赶紧把他抓起来审问,一审才知道,这人是个疯子,智商在正常水平以下。
疯子怎么会说那种话呢?显然是人教的。但官府用尽酷刑也审问不出来是谁教的他,只好以造谣惑众、诬陷大臣罪将其斩首示众。
这件事并没有牵连到岳钟琪,因为只要稍微一想就知道,岳钟琪如果要,怎么可能让人嚷得满大街都知道。
但岳钟琪还是非常慌张,赶紧上奏自辩。雍正这个时候还是很信任岳钟琪的,在他的奏折上批了很多回复,表示自己不信谣言,让他好生当差,不要被这些事情影响。
其中有这样的语句:“数年以来,谗锺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锺琪为岳飞裔,欲报宋、金之仇”,这就说明类似的事情不是一起两起,而是很多。雍正也知道人们撺掇岳钟琪反清是因为什么,但他还是敢用岳钟琪,并不因他是岳飞之后而心存猜疑。
岳钟琪看到皇帝这些充满信任的批复,自然感激涕零,一再向雍正表忠心。可有些事情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把他搞反,那些人是不会死心的。
雍正六年,有反清志向的湖南秀才曾静,派门人张熙给岳钟琪送了封信,信里列举雍正诸多罪状,大骂一通,力劝岳钟琪继承先祖遗风,驱逐金人的后裔满清,为宋、明二朝报仇雪恨,然后复衣冠风华,如此才不负岳家门风。
然而曾静没料到的是,岳钟琪虽是岳飞后人,此时却已成了满清的忠臣,对满清忠心耿耿,虽然在朝中受到满臣的排挤,却绝无反意。
看完这封“大义凛然”的信,岳钟琪暗暗心惊,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盯着自己。于是假装同意,骗出了曾静、张熙的口供,将他二人抓捕并献给雍正,拿着这两个投名状以示自己没有谋反之心。
雍正当即命令相关部门进行审讯,曾静倒是很干脆,没用刑就招供了,说信的确是他写的,人也是他派去的,要要剐随便吧。张熙也是一样的意思。
他们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但重点是这次雍正还信岳钟琪吗?表面上是信的,内心已经产生了怀疑。
为啥?因为事儿闹大了。
雍正继位后,就把夺嫡时期的政敌“八”一伙打散了,其羽大多发配广西。这些人路过湖南时,沿途传播雍正阴谋夺位之事,说本来定的是十四阿哥,却被四阿哥改了,极力抹黑雍正的形象。
曾静会给岳钟琪写信,正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认为清朝气数已尽,才会出现矫旨登基这种事。
在雍正眼里,曾静是个掀不起什么风浪的小人物,不足为患,但他担心“八”羽借机和岳钟琪搭上线,看岳钟琪的眼神不太对了。
何况,曾静背后还有一个人,谁?明朝思想家吕留良。
尽管这时吕留良已去世,可他留下的文稿里涉及华夷思想、反清复明等内容。曾静曾特意拜读过他的书稿,对其非常尊崇,并与吕留良的两个交好。
雍正查到这一步,发现吕留良才是正的大问题,他的文字一旦传扬开去,势必再造出几个“曾静”,不利于清朝的治。遂兴起,把吕留良挖出来枭示众,吕家16岁以上的男丁斩立决,余者发配宁古塔,吕留良的学生们也受到牵连,或斩首或流放。
经过了这些事,雍正几乎对所有汉臣都有了疑心,岳钟琪更是首当其冲。只不过,当时雍正还要借重岳钟琪的军事才能平定噶尔丹,因而没作出什么处罚。
但几年后,等到西北局势稍有缓和,雍正还是借故严厉地斥责岳钟琪,并将其下狱。兵部知道岳钟琪失宠,给他定了斩立决。
幸好雍正回忆起他的军功,又觉得有点过了,改为斩监侯,并罚银70万两。斩监侯就跟我们现在的死刑缓期执行差不多,缓期就是网开一面,给岳钟琪上下打点的空间,因而也就躲过了脑壳上这要命的一刀。
然而这并不是岳钟琪的结局,乾隆时期大小金川叛乱,清廷久久不能平乱,乾隆又召62岁的岳钟琪出马。也算是廉颇、黄忠那样的发挥余热,岳钟琪继续为清廷卖命,直到68岁病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