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雍正的是ldquo;丰台大营rdquo;夺得的皇位吗?丰台大营是否的存在?
还不知道:丰台大本营的网友们,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其中的“丰台大营”,想必不会陌生,在剧中正是它两度挽救雍正于危难之中。
第一次是在康熙去世的当晚,十三阿哥胤祥从宗人府被赦出后,掉了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掌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进而率兵进宫勤王,扶保雍正顺利登基;第二次是在“八逼宫”期间,又是十三阿哥胤祥拖着病体,重新夺回了已经被关外四位“铁帽子王”控制的丰台大营,再次帮助雍正渡过了危局,从而使得“八”的“逼宫”阴谋彻底破产。
然而,这些都仅仅是影视作品的演绎而已,历史上的丰台大营,包括《雍正王朝》中同样被反复提及的西山锐建营,无论是在雍正登基之时,还是在此后整个雍正治期间,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作为与表现,原因就在于康熙朝以及雍正朝时期,这两者都是完全不存在的。
关于丰台大营,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上的清朝时期,到底有没有在丰台进行驻军,一直是众说纷纭。
有的说法称,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地区,驻防有大量八旗精锐,“丰台大营”因此得名。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又是直接拱卫着京畿地区,因而丰台大营的管理和帅也是为皇帝所非常看重的,丰台大营的最高帅为丰台大营提督,由皇帝亲自任命,并且直接效忠听命于皇帝,没有皇帝亲自领或者皇帝的圣旨及手谕,任何人都无权调动丰台大营的士兵。
而关于丰台大营的兵力配备情况,也是有着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丰台大营共驻扎着12个营的军队,每营约500人,共6000多人;第二种说法是说丰台驻扎着4万人左右的兵力;还有一种说法是丰台大营驻扎着军队数量是在2—3万人之间。
然而,即便的是如此,也是要等到清朝中期之后的事情了,究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丰台”这个地名最终的确定,实际上是非常晚的。
按照清朝康熙年间的学者朱彝尊的说法,“丰台”实际上是取自于金朝时期在这一地区建造的丰宜门和拜郊台,因而取这两个建筑名称的首尾之字,故称之为“丰台”。在这之后,朱彝尊之子朱昆田,便对自己父亲的观点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丰台”本应写作“风台”,这是古人在这一地区建造的一座名为“远风台”的山庄,所以“丰台”只是取了个谐音而已。然而,这样的称呼仅仅是用于记载便利以及民间通俗称呼,尚未得到清朝官方的确认。
正等到“丰台”以官方地名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了,因为此处修建了火车站,故按照当地人的称呼习惯称之为“丰台火车站”。随后到了宣三年(1911年)正式设立里丰台镇。
由此可见,“丰台大营”这一名称,是基本不会出现在康熙朝以及之后雍正朝的。
其二,就是在清朝前中期的时候,八旗的精锐并不是驻防在北京城外,而是“驻防”在京城之内的。
顺治元年(1644年),在多尔衮的安排下,此前一直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大清政权是举族入关,顺治皇帝也从盛京迁都到了北京。与此同时,多尔衮下令,将北京内城所有的居民全部迁出,改由八旗进驻,并且按照八旗传的左右翼顺序,围绕着皇城完成驻防。所以,这一时期,京城的拱卫,并不是城外安营,而是城内驻防。
既然京城内驻扎了大量的满洲八旗精锐,再加上地方上重要城市的“满城驻防”,正的八旗主力剩下的是少之又少,所以从人数上看,也不可能在北京城外再驻扎如此庞大的一支满洲八旗的军队。
而由此也可见,《雍正王朝》中两度帮助雍正挽救危局的“丰台大营”,在历史上是并不存在的,至少在这一时期没有的。
所谓的“西山锐建营”,虽然有,但是雍正却没有见过。
或许这个时候有朋友会问,既然《雍正王朝》所对应的历史阶段不应该有“丰台大营”,那么剧中同样反复被提及的“西山锐建营”到底有没有呢?
答案是有,只不过,历史上的雍正是没有见过的,因为这是在乾隆朝时期才建立的一支“特种部队”。
乾隆十二年(1747年),四川的大金川土司莎罗奔侵夺邻部,挑起事端,进而发动了叛乱,乾隆皇帝派兵予以。这便是乾隆“十全武功”之中的“一平大金川”。
然而,由于四川地形复杂、尖锐,当地土司又凭借石碉建筑负隅顽抗,再加上当时的川陕总督张广泗用人和指挥不当,致使清军久攻不下,并且死伤极为惨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决定训练一支于攀爬作战的特种部队。
“开国之初,我旗人蹑云梯肉薄而登城者,不可屈指数,以此攻碉,何碉弗克!命于西山之麓,设为石碉也者,而简飞之士以习之。”
由于其组建和训练的地点在北京西山地区,故取名为“西山锐建营”,也有史料称其为“西山健锐营”。只不过,“西山锐建营”仅仅是个临时性的“训练营”,并没有存续多长时间,在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后,这支“特种部队”进驻香山,就此成为“香山锐建营”。
所以,在乾隆朝时期才组建而成“西山锐建营”,是不可能出现在康熙朝以及雍正朝时期的,《雍正王朝》中的这段演绎,确实也不符合历史的事实。
雍正能够顺利继位的关键,在于隆科多和他的步军领衙门。
“步军领衙门”,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领衙门”,掌管着京城内的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师绿营的马步兵,负责守卫京城九门,即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同时肩负着京城内的维稳、治安工作。步军领衙门的兵力常年保持在3万人左右,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是整个京畿地区战斗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步军领衙门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步军领,也称九门提督,而隆科多自康熙五十年(1711年)起,就开始担任这一职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夜,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去世。
根据《清太宗实录》中的记载: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戊子,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趋召皇四子于南郊斋所。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是戌刻,上崩。”
而在康熙去世后,隆科多凭借其职权,随即下令关闭九门,在北京实施长达七之久,直至十一月二十,雍正皇帝正式登基,这也随即引发了人们对于“雍正继位之谜”的猜想。要知道从康熙去世后到第二天上午雍正出现在畅春园的这十多个小时里,只有隆科多能够自由行走于皇城之中,并且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康熙去世时守候在其身边的朝臣,其余皆为康熙皇子。由此可见,在这十多个小时里,隆科多与雍正到底见没见过面,商量了怎样的事情,做了怎样的部署和安排,这才是雍正为何能够登上皇位的关键所在。只不过如今这一切都已变得不得而知了。
假设如果康熙的是将皇位传给了雍正,那么隆科多则是通过其手中的军事力量,有效的抵抗了皇子的反扑与争夺,确保雍正顺利登基;而如果雍正的是像某些野史中记载的那样是“矫诏篡位”或者“无诏夺位”,那么隆科多以及他掌管的步军领衙门,则是雍正实施所有计划的保障。
所以不管雍正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继承的皇位,隆科多都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臣”。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隆科多的感激与感谢之情,在公开场合完全不顾及帝王的威严,称其为“舅舅隆科多”,甚至在与自己的另外一位宠臣年羹尧的书信中,也对隆科多不断的加以称赞。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正大错了。此人圣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
与此同时,隆科多就此袭承了自己父亲佟国维的一等公爵位,并且被雍正以事务大臣的重任,之后又先后兼任了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以及《圣祖实录》和《大清会典》总裁官的职务,并被雍正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
由此也可看出,隆科多在整个雍正登基过程中的巨大价值与作用。
至于《雍正王朝》中力挽狂澜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历史上他所能做的反而非常有限。早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胤祥被康熙下令圈禁了一年,随后被放出,但是其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极度厌恶,不仅对其没有任何的封赏,同时也没有安排给他任何的差事,胤祥也就此消失在了康熙朝晚年的舞台上。
在康熙去世之后,胤祥极为主动的率先跪拜雍正,承认其“新君”的地位,算是给了雍正以巨大的“合法性”支持,而这也是胤祥对于雍正仅有的帮助和支持而已,并不是像《雍正王朝》中那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