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为什么这么喜欢?他都有什么人生经历?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身经百战,无数(据《资治通监》记载,白起了96万兵众),后世人称“人屠”,又名“神”。伟人对之评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这样一个如麻的人,又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从左庶长到武安君
白起,侍奉秦昭王,最早也是从基层做起。昭王十三年,担任左庶长,带兵进军韩国新城。第二年白起担任左更一职,进攻韩国和魏国,斩敌人首级二十四万,攻取城邑五座。白起一战成名,被提升做国尉。第二年,白起攻打魏国,夺取大小城邑六十一座。
此后五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以后七年,白起进攻楚国,坝区鄢邑和邓邑等五座城池,最后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王落荒逃窜。后秦昭王把郢城改为南郡,并提升白起做武安君。
白起,凭藉自己的军事天分,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左庶长到武安君的华丽转身。
嗜如命的军事天才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进攻魏国,攻取华阳,俘获魏国战将三员,斩敌人十三万。同年,白起又跟赵国战将贾偃交战,溺死他的士兵两万余人在黄河之中。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取城邑五座,斩敌人首级五万。昭王四十五年,白起又攻取韩国野王县,阻断韩国通往上的道路。韩国无奈,把上献给赵国以图得到赵国的援助,史称“上之争”,这也就间接引发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长平之战”。
秦昭王四十七年,昭王派左庶长王齕进攻上,赵军方面则派当时的名将廉颇在长平严布三道防线坚守不出。尽管秦军多次挑衅,赵军仍不出战,持久的消耗战战就此展开……
僵局总有被打破的时候,就在此时,秦赵两军各有一次临阵换将的作:先是赵国国君听信谗言,大张旗鼓的用“纸上谈兵”的将军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在赵国更换主将对抗秦军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领军。
武安君白起到任后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佯败后撤,将赵军吸引进秦军主力构筑的袋形埋伏圈。面对只懂一味进攻的赵括,秦军又出其不意的穿赵军背后切断补给。《史记》记载:赵军士兵断粮四十六天,军队内部暗地里来吃。
长平之战万人坑
长平之战以赵军的失败而落幕,赵括手下四十万大军投降武安君,而武安君白起则选择将这四十万人全部坑,只留未成年人二百四十余人归还赵国,赵国对这个坑数字极为震惊。白起也因此赢得了“人屠”之称。
“神”陨落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丧失了逐鹿中原吞并六国的能力,但仍在苟延残喘。
秦昭王四十九年,秦国再次出兵攻打赵国邯郸,但此时的白起正生病,不能随行,昭王只好派王陵挂帅,结果王陵被打的损失惨重。
武安君白起病好后,秦昭王打算让白起代替王陵出征。但白起感觉此时不是灭赵的好时机(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至……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始终推辞不愿出发,最后乾脆又藉口生病。
秦昭王不听,执意派王齕代替王陵出兵,结果损失惨重。白起说到:“你不听从我的建议,现在怎么样啦?(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昭王听到这话很生气,硬要白起就任。白起仍旧装病不出,于是,秦昭王免去白起的武安君并将其为普通士兵。
秦昭王五十年,秦军在攻打赵国的过程中面对其它诸侯国和赵国里外夹攻,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于是秦王把气撒在了白起身上,把他赶出咸阳城。
白起动身后,走出咸阳西门十里地,到了杜邮。有臣向秦王进言说:“白起迁居时郁郁不愤,恐有怨言(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秦王派使者赐宝剑一把,让白起……一代神,“人屠”白起就此陨落。
“人屠”的成因
回顾白起一生,无数,无愧“神”和“人屠”之称,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白起如此嗜?
首先,在历史伟人商鞅对秦国变法之后,秦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以人头领工资”的战争机器,武将甚至下面的士兵是按照敌军人头拿“绩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白起甚至秦国士卒的嗜性,同时也打响了秦国“虎狼之师”的名号;
商鞅变法
其次,战国后期各国打的是歼灭战而非掠夺战。如长平之战的四十万战俘,送到秦国安置粮食不够,安排在军中容易引起军队譁变,遣返回赵国又达不到歼灭战的目的,坑就成了唯一手段。其实,一次掉四十万战俘,白起肯定也要经过秦王同意甚至是秦王授意的。其实,某种程度上,白起是在给领导秦昭王“背黑锅”而已。
再次,古时候战争不像现代战争一样,有《内瓦公约》等这样的保护和优待战俘的规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与白起过人的军事天赋是分不开的。如果白起如同历史上的“阿猫阿狗”,一出场就被灭掉的话,那么历史上就的没有“神”白起这么一段传奇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